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咽癌作为中国地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起于鼻咽粘膜被覆上皮,自然生存时间平均为18.7个月,起病隐蔽,早期不易被发现。发病者多分布于我国两广地区、沿海省份福建、中南地区如湖南等,从性别上来看,女性发病率小于男性。从发病年龄上来看,以中年人为主。从种族易感性上来看,白种人发病率小于黄种人,从病因上来看,其发病与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和某些遗传因素等有关系。目前,治疗手段以放射治疗为主。从已有的国内外报道可知,鼻咽癌放射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60%左右。随着放射治疗设备更新,放射治疗技术改进,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上海某肿瘤医院报告,1955年以前应用深度X线治疗,5年生存率为8%,1983年5年生存率为54%。鼻咽癌放疗后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复发与转移是鼻咽癌多种生物效应的结果,因此除了要改进放疗技术,提高放疗效果外,还要对鼻咽癌的生物学特性,鼻咽癌病人机体方面的因素以及肿瘤与病人机体相互作用等因素进行研究。根据病人机体鼻咽癌的生物学特性,在治疗上从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中医中药和其他治疗方法上综合考虑,选择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本研究以鼻咽癌细胞系CNE1为研究对象,构建shRNA-hIAP2,采用RNA干扰为手段,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研究hIAP2对增强CNE1细胞株对于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基因辅助治疗打下一定基础。目的:构建凋亡抑制蛋白(hIAP-2)的shRNA,靶向抑制hIAP-2基因联合放疗,探讨其对CNE1鼻咽癌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MTT法确定最佳放射剂量;再构建四条hIAP-2-shRNA沉默片段并用脂质体法转染CNE1细胞,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和免疫印迹法(WB,Western blot)筛选出最佳沉默shRNA序列;用最佳沉默shRNA序列转染CNE1细胞,分别设置转染放射线照射组与未转染放射线照射组,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B检测hIAP-2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采用ICC检测hIAP-2在CNE1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MTT法确定4Gy为最佳放射剂量;Q-PCR和WB检测结果显示四条hIAP-2-shRNA均能有效抑制hIAP-2mRNA及蛋白表达(P<0.05),以hIAP-2-shRNA2沉默效果最显著(P<0.05);Q-PCR、WB及ICC检测结果显示转染hIMAP-2-shRNA2后照射组与未转染hIAP-2-shRNA2照射组的CNE1细胞中hIAP-2基因与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转染hIAP-2-shRNA2后照射组比未转染hIAP-2-shRNA2照射组凋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转染hIAP-2-shRNA2后照射组与未转染hIAP-2-shRNA2照射组侵袭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转染hIAP-2基因沉默后放射可增加鼻咽癌细胞凋亡率,降低其侵袭能力,能够起到放疗增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