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昆剧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昆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表演、装扮、服饰、砌末等因素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因而决定了其具有多模态和符号系统的特征。《牡丹亭》是中国昆剧经典之作,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为了弘扬和传播昆剧艺术,许多翻译家和艺术家致力于包括《牡丹亭》在内的昆剧翻译。目前,汤显祖的《牡丹亭》译本多达二十到三十种,其中包括案台和舞台两个方面的文本。白芝、汪榕培、张光前、李林德、汪班和许渊冲等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牡丹亭》的改编版本有多个,包括1998年彼得·塞勒斯指导的《牡丹亭》版本,2004年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2007年汪世瑜厅堂版《牡丹亭》,2010谭盾改编的实景园林版《牡丹亭》等,其中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内外赢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但是2012年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式园林阿斯特庭院上演的实景园林版《牡丹亭》,同样赢得了赞誉。过去二十年来,《牡丹亭》的翻译研究并不乐观,这与其作为中国重要经典之作的地位极其不配,影响了中国经典作品的对外传播和译介。目前,作者发现,《牡丹亭》演出版本字幕翻译研究相对偏少。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中国,经常应用于语言学领域,而在戏剧翻译领域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多模态在戏剧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将是今后一个发展趋势。昆剧不在只是局限于传统的单一模态,而是向多模态不断发展,因为本身昆曲具有多模态性,翻译包括《牡丹亭》在内的昆剧作品要回归语言,回归原本。因此,作者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参照多模态话语分析专家Gunther Kress,Theo Van Leeuween共同构建的视觉语法和Theo Van Leeuween构建的听觉语法,对2012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上演的实景园林版《牡丹亭》的字幕翻译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旨在考查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是否考虑到传达原有的多模态信息,是否有效地传递了原剧本。研究方法包括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法,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和评价法。在分析研究之后,作者发现译者在翻译字幕过程中在传达多模态方面并不如意,有时候未考虑视觉模态造成视觉形象的丧失,有时候未照顾到听觉模态造成中国戏剧诗歌词曲应有的韵律失去美感和魅力。鉴于这些方面,作者认为,由于昆剧具有多模态的特点,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传达应有模态对对外演出成功和受众接受有很大的影响。最后,作者指出了潜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