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活动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员对源语信息的记忆、储存和提取能否成功。在这三个阶段中,记忆是前提。如果记忆的信息不够全面、准确,势必会影响信息提取的质量。然而,由于大脑记忆容量的有限,译员对信息的记忆难以全面、准确。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译员开始借助笔记来高效地存储和组织源语信息,为高质量地提取、表达信息服务。笔记随之成为口译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览有关口译笔记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笔记形式(字数、符号、缩写、语言选择)的观察和探讨上,鲜有涉及口译笔记困难。在这为数不多研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笔记困难的原因分析缺乏理论框架指导或者未能针对笔记困难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鉴于笔记在交传中的重要性和目前口译笔记研究的局限性,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学生译员在英译汉和汉译英交替传译的笔记过程中最为突出的困难,深入分析导致笔记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此次实验选取了20名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研究生.20名受试逐一完成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项交传任务。为了收集笔记困难相关数据,本次实验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了有提示性回忆、采访和问卷调查等研究工具。有提示性回忆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具,旨在揭示受试的思维过程。该研究工具在实际运用中要求在受试完成口译任务后即刻回放其口译产出的录音,刺激受试再现口译笔记过程中的思维和感情活动。实验结果显示:学生译员在英译汉交传笔记过程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包括:(1)难以理解结构复杂的长句;(2)难以记忆信息量密集的句子内容;(3)难以在笔记中反映讲话人的逻辑;(4)难以读懂笔记的逻辑关系;相比较而言,学生译员在汉英交传笔记过程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则是:(1)难以记下笔记内容,如段落的开头、结尾、列举项;(2)难以流利地用目的语产出。本文还深入分析导致这些困难的原因,包括:工作记忆、多任务处理能力不足;笔记技巧掌握不牢;双语水平欠缺。工作记忆和多任务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会分别在语言理解能力理论和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型的框架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交传笔记教学重点应放在工作记忆的增强,多任务处理能力的增强,笔记技巧的掌握和双语水平的提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