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的口语性/书面性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翻译研究界都是一个无人问津的话题。Miriam Shlesinger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先锋,她认为同声传译会改变一篇讲话的口语程度,即同声传译会将一篇口语性强的讲话变得更加书面,将书面性强的讲话变得更加口语。但是她的研究仅限于英语与希伯来语同声传译领域,且并未探讨同声传译造成口语性和书面性偏移背后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对英汉同声传译中口语性地探讨几乎为零。本文采用定量方法探讨英汉同声传译中口语性的偏移,以及这种偏移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首先,作者列出了九项与口语和书面语相关的特征,并将其作为区别口语性和书面性的标准。之后,作者统计了这九项特征分别在英语原文及其汉语译文出现的频率,并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判断各项特征在原文和译文中出现地频率是否有显著的增加或减少,并基于出现频率的变化推断出原文的口语性/书面性是否发生了偏移。本文所使用的实验材料为2013年召开的第69届联合国大会第三次会议,暨从国家和国际层面推行法治的高级别会议的主旨发言。在探讨了高度书面化英文原文及其汉语译文后,本文发现同声传译减少了原文的书面性,即汉语译文的口语性显著地高于原文。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顺应论和精力分配模式来解释口语性发生转变的原因。一方面,语言的顺应性要求译员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要在每一个语言结构上适应语境,从而满足交际需要。另一方面,认知负荷超载和语言能力的不足也会造成同声传译中的口语性和书面性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