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信心是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首要环节,是激励学生自己通过努力实现理想的力量源泉。自信心对孩子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会让学生终身受用。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调查了很多名人的经历后指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
关键词:自信心;意义;培养;调整关系;言传身教;尊重学生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7-0048-02
自信是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是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的内驱情感。自信心的强弱,与学生所在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的心理暗示是不可分割的,自信心在环境的改变和心理暗示的相互影响下,会发生质的改变。所以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必须高度认识,并付出相应的行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结合语言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来,并让语言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发挥出语文学科的特色,我认为这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急迫而令人深思的课题。
1 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意义
语言是一个人生命发展的一个支点,当人们能自由地驾驭语言时,语言就会使人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并由此去创造精彩的人生。语言和自信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有了自信才会“滔滔不绝”,出口成章也是因为有自信。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一个有自信的孩子和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上台演讲,结果是可以预见的,肯定是有自信的滔滔不绝,没自信的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古人苏秦则通过“锥刺骨”的精神练就了“三寸不烂之舌”,从而成功地游说六国,终挂六国相印。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事例都说明了语文教学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学科,负载着民族文化、思想和情感,以及对个体生命的体验和追求等诸多内容,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语文能最直接地培养人的精神,能最有效地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语文教学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2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措施
(1)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调整师生关系、调整家长和学生的关系、调整家长和老师的关系。老师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与老师、家长间的关系如何,会直接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强弱。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老师首先应检查一下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否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如果学生体验出老师、父母喜欢他、尊重他,学生的自信心饱满,他们就会活泼愉快,积极热情,学习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老师、父母对学生采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去批评学生,他们就情绪低落,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做什么事都做不好。所以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艺术,发掘语文教学的特点,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让学生看图写话,教师要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表扬学生,让学生树立我能写好的自信心后,再让学生写。这样的习作教学才会让学生爱上写作,不会恐惧写作。
(2)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积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自信、乐观、什么都会积极地去做、做事不拖拉的好形象,让孩子在一个乐观、正能量满满的环境下成长。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魅力,让孩子给家长写信,呼吁家长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告诉家长自己需要帮助,需要家长给自己自信。利用各种节日,让学生给家长写贺卡、读故事给家长听等活动,拉近学生和家长的关系。
(3)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会有进步。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因此教师要在每一节课的课前导入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的目标,鼓励学生,让他有学习的信心。例如,我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玛丽·居里领奖时的视频,然后我出示题目后提问:“你看到这个题目后有什么疑问?”。学生争着说出心中的疑问,有的学生说:“为什么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有的学生说:“美丽表现在什么地方”还有的说:“为什么玛丽·居里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称赞?”我听了很高兴就说:“你们真会思考问题,那么你们能通过学习课文找到答案吗?”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相信自己能行”、“我一定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等情感动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力量源泉——自信心,接着的教学中并不断肯定鼓励学生,让学生的自信持续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
(4)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握教育的锲机,大面积地表扬每个学生,以委婉、中肯的语言,让他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自我意识长期发展的结果,它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认识,主要是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态度来确定的。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及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到自己一定能行。
1)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学习创设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进步。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及时激励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评价。用简短而富有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你的想法很有特点”,“讲得有条理”,“你的写作思路很有个性”等,让每位同学都有学习的自信,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从而形成滋育创新意识的土壤。例如:我们班有一个不善言辞、朗读能力较差的孩子,有一次,我请他读课文《村居》这首诗。仅仅三十个字,他认真地、反复地读了好几遍,不但没能读正确,还断断续续、一点都不流利。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并且示意其他同学也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坚持听他读完后,我鼓励他说:“加油!老师觉得你比以前读得好多了,声音也挺响亮。课外你再多练练,我和同学们希望下节课能听你再读一遍,好吗?”他高兴地点点头。到了下一节课上,我又请他读,他不仅读得正确,还读得很流利,我和全班同学一起鼓掌,诚恳地表扬了他。后来,这位男生对读书有了更大的兴趣,朗读水平也有了明显进步,性格也开朗了很多,能自信地和同学交流。我以鼓励为主,创设情境,让他有了自信。从他的事例中,我深切地希望教师们能关注每一位学生,因为他们是多么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
2)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交流的多面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让学生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和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并且互相弥补自己的不足,一起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我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一文中,设计了“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的小手?怎样才能让别人喜欢自己的小手”这一讨论题目,并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再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学生的答案很有想法,如:用自己的小手帮爸爸拿拖鞋、帮妈妈捶背等。在学生的共同探讨中,形成了自信的课堂氛围,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让每个学生有自信主动参与学习,并从中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3)在学习比赛的竞争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从内心发出“他能,我也能”的情感动力。心理研究指出: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有坚强的自信心和不屈的竞争意识,通过努力都获得成功。在语文教学中,我设法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才能,创造出各種竞争的机会,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设计绘本比赛等。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自信心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影响学生的为人处世,影响这学生的终生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结合语言学科的特点,培养出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来,让语言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让自己无愧于心。
关键词:自信心;意义;培养;调整关系;言传身教;尊重学生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7-0048-02
自信是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是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的内驱情感。自信心的强弱,与学生所在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的心理暗示是不可分割的,自信心在环境的改变和心理暗示的相互影响下,会发生质的改变。所以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必须高度认识,并付出相应的行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结合语言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来,并让语言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发挥出语文学科的特色,我认为这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急迫而令人深思的课题。
1 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意义
语言是一个人生命发展的一个支点,当人们能自由地驾驭语言时,语言就会使人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并由此去创造精彩的人生。语言和自信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有了自信才会“滔滔不绝”,出口成章也是因为有自信。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一个有自信的孩子和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上台演讲,结果是可以预见的,肯定是有自信的滔滔不绝,没自信的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古人苏秦则通过“锥刺骨”的精神练就了“三寸不烂之舌”,从而成功地游说六国,终挂六国相印。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事例都说明了语文教学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学科,负载着民族文化、思想和情感,以及对个体生命的体验和追求等诸多内容,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语文能最直接地培养人的精神,能最有效地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语文教学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2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措施
(1)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调整师生关系、调整家长和学生的关系、调整家长和老师的关系。老师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与老师、家长间的关系如何,会直接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强弱。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老师首先应检查一下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否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如果学生体验出老师、父母喜欢他、尊重他,学生的自信心饱满,他们就会活泼愉快,积极热情,学习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老师、父母对学生采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去批评学生,他们就情绪低落,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做什么事都做不好。所以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艺术,发掘语文教学的特点,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让学生看图写话,教师要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表扬学生,让学生树立我能写好的自信心后,再让学生写。这样的习作教学才会让学生爱上写作,不会恐惧写作。
(2)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积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自信、乐观、什么都会积极地去做、做事不拖拉的好形象,让孩子在一个乐观、正能量满满的环境下成长。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魅力,让孩子给家长写信,呼吁家长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告诉家长自己需要帮助,需要家长给自己自信。利用各种节日,让学生给家长写贺卡、读故事给家长听等活动,拉近学生和家长的关系。
(3)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会有进步。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是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因此教师要在每一节课的课前导入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的目标,鼓励学生,让他有学习的信心。例如,我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玛丽·居里领奖时的视频,然后我出示题目后提问:“你看到这个题目后有什么疑问?”。学生争着说出心中的疑问,有的学生说:“为什么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有的学生说:“美丽表现在什么地方”还有的说:“为什么玛丽·居里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称赞?”我听了很高兴就说:“你们真会思考问题,那么你们能通过学习课文找到答案吗?”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相信自己能行”、“我一定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等情感动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力量源泉——自信心,接着的教学中并不断肯定鼓励学生,让学生的自信持续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
(4)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握教育的锲机,大面积地表扬每个学生,以委婉、中肯的语言,让他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自我意识长期发展的结果,它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认识,主要是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态度来确定的。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及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到自己一定能行。
1)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学习创设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进步。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及时激励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评价。用简短而富有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你的想法很有特点”,“讲得有条理”,“你的写作思路很有个性”等,让每位同学都有学习的自信,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从而形成滋育创新意识的土壤。例如:我们班有一个不善言辞、朗读能力较差的孩子,有一次,我请他读课文《村居》这首诗。仅仅三十个字,他认真地、反复地读了好几遍,不但没能读正确,还断断续续、一点都不流利。我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并且示意其他同学也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坚持听他读完后,我鼓励他说:“加油!老师觉得你比以前读得好多了,声音也挺响亮。课外你再多练练,我和同学们希望下节课能听你再读一遍,好吗?”他高兴地点点头。到了下一节课上,我又请他读,他不仅读得正确,还读得很流利,我和全班同学一起鼓掌,诚恳地表扬了他。后来,这位男生对读书有了更大的兴趣,朗读水平也有了明显进步,性格也开朗了很多,能自信地和同学交流。我以鼓励为主,创设情境,让他有了自信。从他的事例中,我深切地希望教师们能关注每一位学生,因为他们是多么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
2)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交流的多面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让学生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和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并且互相弥补自己的不足,一起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我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一文中,设计了“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的小手?怎样才能让别人喜欢自己的小手”这一讨论题目,并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再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学生的答案很有想法,如:用自己的小手帮爸爸拿拖鞋、帮妈妈捶背等。在学生的共同探讨中,形成了自信的课堂氛围,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让每个学生有自信主动参与学习,并从中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3)在学习比赛的竞争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从内心发出“他能,我也能”的情感动力。心理研究指出: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有坚强的自信心和不屈的竞争意识,通过努力都获得成功。在语文教学中,我设法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才能,创造出各種竞争的机会,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设计绘本比赛等。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自信心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影响学生的为人处世,影响这学生的终生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结合语言学科的特点,培养出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来,让语言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让自己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