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行了四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我国减少了4亿人出生,对我国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四十年来,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数量日益增多,目前全国已经有1/3的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家庭以城市家庭为主,这些家庭改变了以往“大家庭”、“大氏族”的传统家庭模式,家中仅有一个孩子,使得家庭呈现出小型化的特点。父母全心照顾一个孩子,使得独生子女家庭呈现权利集中化的特点。家庭权利集中、家庭模式小型化,已经成为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和客观政策条件,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更改了中国父母对于养老的观念,养儿防老不再是中国父母的共识。目前中国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也映射出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当下中国,对于未来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问题的担忧。随着城市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父母,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成了空巢家庭,城市独生子女如何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承担起父母的养老重任。中国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如何应对未来严峻的养老风险,政府如何调控政策,应对未来1/3家庭父母养老保障和社会稳定问题等。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关系到数亿人口的家庭幸福,也将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都是亟待全社会探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深入学习国内外养老政策的发展情况、养老模式、人口政策等理论知识之后,选择以荻港路社区,这一典型老龄化社区为例,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形式对社区内298户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和城市非独生子女家庭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着重于比较两者家庭的养老需求、养老模式、养老负担等不同。深入挖掘父母和子女收入情况、婚姻情况、工作情况等因素对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产生的影响,发现该社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面临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改善和解决该社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对策。希望以荻港路社区为例,反映当下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并提出缓解当前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严峻形势的积极意见。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简介了国内外关于人口政策、养老模式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解释。第二章对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主要阐述了城市独生子女概念、形成背景、主要特征和数量规模。第三章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通过数据列举了调查的荻港路社区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社区养老供求状况、社区现状。并对本次调查的方法、地点和时间和调查家庭的基本情况和特征进行了简述。第四章笔者运用比较法。找出城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养老情况的差异。通过定量研究,笔者希望找出目前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现状的差异,具体分析不同家庭产生的不同的养老结果。第五章笔者通过上一章的定量研究,笔者通过数据统计和对比后,总结了荻港路社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主要养老问题,主要包括经济、生活照料、精神等方面。并且定性分析了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思想观念、生活照料程度、养老方式单一等方面探究了导致荻港路社区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困境的关键因素。第六章笔者从政府、社会、城市独生子女、父母个人层面分别提出了解决当前荻港路社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困境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