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汇储备作为一国金融制度中的缓冲器,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随时兑换外币的资产。1994年之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处于比较不足的状况,但自从1994年我国实现人民币并轨,并开始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我国外汇储备开始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在我国2001年加入WTO后,由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更加速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至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量已达到23992亿美元,居于世界首位。这表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的确,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平衡国际收支的基础,可用来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防范金融风险等,象征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坚强。但同时,若一国外汇储备过多,就会使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还会加剧通货膨胀倾向,货币政策更难有效实施,外汇汇率更加贬值等,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探讨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对我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阿格沃尔模型作为基础,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再对其进行修正后,以此来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成本与收益分别估算出各部分的适度规模,加总后即可得到我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再与这几年我国实际的外汇储备规模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自2004年开始,我国实际储备量开始超出估算的适度储备量的结果。也就是说储备的总成本大于总收益,并且超出幅度呈现逐年增大的状态。为进一步分析造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原因,论文对造成此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通过需求函数分析法构造回归方程。但由于变量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所以运用逐步回归法对其进行修正,最终得到符合经济理论且整体显著的回归方程,并就实证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我国目前外汇储备过多的实际情况,长期来看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所以,文章最后针对如何管理和运用目前的外汇储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既能尽可能保持适度规模,又能使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以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