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产养殖业在我国渔业乃至整个大农业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使得海产品不再由单一的海洋捕捞业供给,弥补了海洋捕捞受自然因素的制约的不足,为海洋渔业资源减轻了负担。但是,伴随着人类对动物性蛋白质需求的增高所带来的海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以流水养殖为主的传统水产养殖业也带来了负面的效果。由于传统的流水养殖模式以个体经营为主,作为主流养殖模式,其投资规模都较小,设施条件不完善,技术不足,特别是其一次性排污养殖流程严重影响了养殖环境,导致了地下海水资源的匮乏以及海产品质量安全堪忧,海水污染浪费严重的问题。产业的自身可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以及价值的挖掘都是废弃物利用与转化,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其不仅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低污染的技术也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作为新型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技术将推动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一环。然而在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技术利用主体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循环经济意识缺乏、服务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水产养殖业的转型要依托于先进技术的武装。从根本上转变养殖方式作为转型的必经途径,推动水产养殖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养殖技术取代传统养殖技术必然将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将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等重要理论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调查分析法、logistic回归模型等统计及计量分析方法,对技术进步率等对海水养殖业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依托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团队在鲆鲽类主产区的230家鲆鲽类养殖户的调查数据,从供求的角度对大菱鲆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推广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需求主体角度来看,养殖户对环境保护认知程度不理想,资金问题是养殖户参与节能减排技术的主要瓶颈。从供给主体角度来看,技术的扩散途径单一,政策的支持力度较小是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养殖户节能减排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雇主年龄、雇主学历、是否常与综合试验站(或农技员)联系、是否知道养殖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是否参加过各类养殖节能减排的技术培训这五个变量对农户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了相应对策:提高养殖户教育水平,减少渔业技能减排技术推广阻力;拓宽渔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途径,提高技术扩散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养殖技术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