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民营美术馆介入社会的方式——以黄桷坪“器·Haus空间”为例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eng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美术馆作为一个社会公共机构介入到生活中,就必然会和周围社区的公民发生关系。官方美术馆由于诸多原因,它的管理模式很难进入到“社区”,而新生的民营美术馆却焕发活力,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介入“社区”的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公民在媒介交流上更加自由和开放,以一种主人翁的形象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其民主性进一步增强。在介入过程中,情景主义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通过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取代了原来的社会景观认识,让艺术介入成为参与的主要方式,为观众审美提供多元化的视角,促使观众在审美上进入公共社区,成为日常性的活动。在这一审美方式中民营美术馆是最佳选择,让观众参与到社区中来,这种充当“社会中介”进入公共社区的可能性是必然存在的。
  该文通过采用实证研究与个案分析法的方式,选用重庆黄桷坪“器·haus空间”作为“民营美术馆”的研究对象,全文通过对“民营美术馆”进入社区的内涵与必要性、“器·haus空间”作为另类表达介入社会的方式、民营美术馆介入社区的策略三部分来讨论“民营美术馆”介入社区方式的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仍然是前“公民社会”,在具体介入的过程中,仍然是艺术家与管理者的强制性介入,在运营模式上没有摆脱“精英化”的路径。“器·haus空间”在运营中仍然处于“社区艺术”的探索阶段,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社区艺术”中来,在运营中仍然面临着资金欠缺、强势介入与“公众”审美文化缺失的困境,而社区建设关键是周边公民自身审美文化的建设,这也是几乎所有民营美术馆目前尚缺的。在“公民社区”的建设中让艺术成为公民生活中的“日常”,就需要依靠“社会中介”的介入,如果离开支撑“社区”的公民,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由此促进观众构建“审美共同体”,实现“社区艺术”的文化共享,方可让城市边缘化的民营美术馆良好的介入到城市文化景观。美术馆的建设本身就与公民的权力紧密相联系,在公教中强调的“公平与共享”符合了人在公民社会中的发展本质,通过“社会中介”介入社区是以观众为中心社会发展的必然。民营美术馆在迈向“艺术社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一伪“社区”下应尝试与政治性分离,其二在介入性中回归“日常”,其三要成为通向“公民社会”的人文号角。在之后的过程仍然需要探索,通过不断艺术介入与公众的批判来反思民营美术馆的运营方式,推动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发展,从而在“公民社会”来临之后方可进入到“社区艺术”。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及批判话语分析理论研究近十年(2010-2019)全球20个英语国家/地区的网络媒体在自闭症报道方面的异同及其对大众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研究语料来自美国杨百翰大学网络新闻语料库(BYU-NOW Corpus)。为了考察收入水平会否对相关新闻报道产生影响,本文将所选20个国家/地区分为高收入国家/地区和中低收入国家/地区两组。  结果表明:高收入国家/地区和中低收入国家/地
学位
“真实”一直是新闻业的不懈追求,早在传统媒体时代,西方媒体组织就已经设有“事实核查员”的岗位来保证登出的稿件准确、真实,更有报纸公评人制度、更正与答辩制度来做进一步的保障。中国在2014年也产生了第一个新闻事实核查员。网络时代的来临,真实变得更加稀有。假新闻频出已经成为媒介常态。尤其在2016年,“后真相”(post-truth)时代来临,似乎“真实”已经无迹可寻。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事实核查新闻”
汶川地震造成了无数的生离死别,同时也在赛博空间中激起了无数的涟漪。汶川地震距离我们已逾十年,在这十年里互联网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论坛逐渐式微,微博、微信与知乎等更富活力的网络社区逐渐崛起。在这些社区中,汶川地震不断地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被提及,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沉淀。一方面,通过研究不同社区中的具体记忆行为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汶川地震是如何被记忆的;另一方面通过主题模型、情绪分析等技术手段,能
学位
本文基于“霸权男性气质理论”和现今中国社会性别认知的现状,以被强大的异性恋文化霸权统治的男同性恋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和软件抓包在男同性恋的在线社交平台“blued”“百度贴吧”中获取头像等社交资料以及在线发言,采用内容分析和词频分析描述男同性恋群体在线形象呈现中的性别气质,并辅以深度访谈和象征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对其背后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探索霸权男性气质在男同性恋内部的实践形态。  
学位
具象写实绘画的艺术作品在绘画发展史上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与接受群体,其形式基本上是以架上绘画的形式出现在观众视野中,所以在绘画理论研究与创作探索中,通常是作为一种视觉空间艺术来认识和理解的。例如,当我们评论一幅画作时,最先考虑到的是画面的结构形式以及造型、线条、色彩等二维平面空间中的因素,而涉及到绘画这一空间形态的时间性问题谈论的相对较少。本论文主要以维米尔绘画为案例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绘画中时间性的问
学位
[db:内容简介]
学位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909.10.28-1992.4.28),出生于爱尔兰的首府都柏林。他与他的远亲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同名,而到他这一代则成了不列颠群岛的没落贵族。而作为二十世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画家,培根的绘画与他的人生境遇息息相关。他出生在充满男性阳刚气质的军人家庭,家教严苛淡漠,其次他的同性恋性取向与家人的期望格格不入,让其早年性格内向,极其敏感,这些早年生活的方方
学位
艺术语言风格系统化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是衡量其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尺,在人类社会对个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包容的大背景之下艺术家的风格个性化变得十分重要。艺术风格的出现、发展、转变、成熟是一个循序渐进、自然的过程,通常形成一种艺术风格是受多种因素所影响,一方面,清晰的艺术风格需要建立在纯熟的掌握和运用不同创作技法的基础之上,以防在艺术家创作的过程中发生掣肘的情况;另一方面,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时代内涵、地理肌理等
学位
“形”与“意”在国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中对中国花鸟画中“形”与“意”的深入分析从而使概念更加的具体化,通过对李际科学艺历程、艺术风格以及艺术思想的研究,对花鸟画中得“意”忘“形”与得“意”重“形”两种不同的意形观进行解读,进一步对优秀艺术家所具备崇高的精神品质及艺术修养进行探讨,望能对当下花鸟画艺术的传习者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五个章节,以李际科为例对中国花鸟画中的“形”与“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