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刑事错案的陆续曝光一次又一次地刺激公众的神经,引发社会民众的强烈反响。刑事错案不但给涉案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侵害,而且也极大破坏司法权威与公信力。虽然“不枉不纵”一直作为刑事诉讼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然而刑事司法作为一种回溯性的认知活动,难免受到人类认知能力局限性与案情本身复杂性的影响,以至于绝对“不枉不纵”理想很难实现。因此,刑事错案无法绝对避免。但同时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先进司法理念的贯彻落实,制度设计的科学合理,诉讼程序的严格遵守对于预防错案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刑事错案发生后,怎样减轻、弥补给错案无辜者带来的伤害,使其尽快回归社会,也是我们面临的棘手问题。本文主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刑事错案的概念界定。除了对刑事错案的概念进行准确定义外,还从概念辨析、内涵属性、外延大小等方面分析刑事错案与刑事司法错误、冤案的相互关系,这是系统深入研究错案相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第二部分为近年来纠正的15起典型错案的样本分析。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些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错案产生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归纳,进而总结出我国刑事错案典型特征以及相似的致错成因。第三部分为我国刑事错案的成因及救济机制分析。一方面,探讨错案得以酿成的背后原因,主要从刑事司法理念、绩效考评、证据制度、律师辩护、监督制约以及刑事审判等六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提出行之有效的错案防范对策。另一方面,分析错案救济弱化的现状及原因,具体从我国目前错案的发现与纠正方式和错案赔偿方面着手,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纠正更多的错案,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赔偿,最大程度减轻给错案无辜者带来的伤害,从而实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第四部分为错案的防范对策与救济机制的完善与构想。一方面,针对前述错案的成因分析,从改进司法理念、完善绩效考评、严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证据裁判原则、重视律师辩护作用、规制公检法三机关的权力以及完善审判中心主义的诉讼模式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起到降低错案发生率,切实维护公民权益的作用。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目前刑事错案救济机制弱化的现状,同时借鉴英美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做法,进而提出我国错案救济机制的完善建议和改革方向。其主要包括尝试设立独立的刑事申诉案件复审委员会以及民间援助机构,健全当事人的申诉审查程序,规范检察机关的申诉工作;增设错案赔偿权利告知义务,扩大赔偿范围,提高赔偿金计算标准与数额,完善追偿制度以及使错案无辜者尽快回归社会的其他制度保障,进而拓宽错案救济渠道,实现权利的及时维护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