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使得长期以来制约农村合作社发展的法律地位和组织属性、利益分配与内部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澄清。我国农村合作社尚且处于发展阶段,组织类型正从服务转向实体、由松散转向集中;组织形态也从散乱转向规范,由基层社转向联合社。在转变的过程中,很多的问题不断的显现出来,尤其是治理机制问题。农村合作社治理机制的主要问题在于发展滞后,无法紧跟外部生产力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导致合作社内部运行效率较低,农民获益变少。这一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而建立健全合作社治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一问题。本文将以东阳市农村合作社为实例,通过实地的考察分析,研究我国农村合作社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全文共六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分析本研究课题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根据相关文献综述,提出本次论文有别于其他论文而独具的创新地方。第二章农村合作社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包括基本概念的界定、农村合作社治理的内涵与目标、合作社治理的基础理论。第三章我国农村合作社治理结构与机制。包括我国农村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我国农村合作社治理机制。第四章案例分析-东阳市农村合作社的调查与分析。包括实地调研概况、东阳农村合作社在参与农村治理机制的创新、从实例中分析农村合作社在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我国农村合作社治理中困境及原因分析。包括我国农村合作社治理中的问题、我国农民合作社治理问题原因分析。第六章如何完善我国农村合作治理机制。包括完善农村合作社决策机制、加强农村合作社监督机制、改善农村合作社激励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营造宽松的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