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冲突检测的时空数据批量更新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jie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时空对象总是处于连续变化之中,具有很强的时空依赖性和动态性特征,现势性和连续性是地理时空对象与时空紧密相关的两大特性。而因为缺少持续的数据来源,许多地理时空数据库无法保证与现实严格一致的动态更新,多采用定期更新的形式,既有的定期更新技术没有完整考虑时空实体更新的类型,无法保证更新结果的时空拓扑一致性,自动化更新水平较低。  为了适应时空数据库定期更新的需求,本文以时空拓扑理论为基础,顾及地理实体变化的时空和属性特征,通过探讨适用于变化信息提取的冲突检测模型,研究时空数据批量更新的机制。本文选取兼顾动态更新和定期更新、具有鲜明的现势性和连续性特征的地籍时空数据为研究对象,拟在数据目标层和更新层之间建立对象冲突检测模型,用于变化对象和对象变化关系的检测,实现时空数据的自动或半自动化更新。主要内容如下:  1)在时空拓扑理论基础上,构建基于half-space改进的“射线转角法”的时空拓扑分解计算方法,结合时空冲突类型和地理实体变化类型,提出同时顾及时间、空间和属性变化特征的面向时空地理实体的冲突检测模型。  2)以地籍时空数据为主要研究实例,创建基于AABB包围盒的时空宗地近似对象,建立二级匹配的冲突检测模型,区分不同来源的冲突类型:宗地合理变化、测量误差导致的图形偏移或边界不吻合、粗差或管理原因造成的宗地在时间上重叠和不连续变化。在此基础上,实现以宗地为主体、其他地块要素联动更新的地籍时空数据批量更新,并且提出基于时空扫描采样的更新结果一致性检查方法。  在研究内容基础上,将冲突检测模型应用于土地产权产籍管理系统中,进行数据更新和成果检查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冲突检测模型能较好地应用于地籍时空数据批量更新,也为研究其他专题时空数据的定期更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书面表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孔子曾经说过:“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主要指的是文采,意思是文章如果没有文采,就难以流传。从古到今,书面语言的表达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考试中设置了作文这一项目,并给出了高分值。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语言啰嗦、条理不明、用词不当等。另外,老师也习以为常地将课文的思想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对课文语言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中确定课程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风向标。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的准确与否。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就可以使得课程内容更为紧凑,提高课程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它将学生视作能动的主体,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授基础的课本知识和技能
文化是旅游者出游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泉,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将抽象的文化内涵用具体的物化产品或某一动态的过程来加以外化,才能为多种
地理事象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其驱动机理在地理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乡村学校作为一种重要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格局变化。我国城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