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庄“人性平等”思想比较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等”作为现今社会重要的价值观念,其实在古代社会就已有相关的文本表述,只是内涵有所差异。随着古代宗教权威的坠落,代表着人文精神的“平等”观念随之酝酿而生。尤其到了先秦诸子时期,“平等”大多以批判视角、忧患意识和政治理想的产物出现。虽然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过与“平等”相近的思想,但本文我们讨论的重点是试图从一套完整的“人性平等”理论来成就理想人格和政治抱负的孟子,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贵贱之分和等级之别批判最为激烈,强烈要求人性和政治都要回到无为的庄子。两人对“人性”的内容各自有怎样的规定,又在何种意义上承认“人性平等”,这种“人性平等”的理论中包含着孟子和庄子怎样的精神诉求和理想?两人的“人性平等”思想又有什么异同之处,是否在“人性平等”这一思想上存在着理论的长短之别?带着这些研究问题,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论述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人性平等”思想是如何在历史和文化的交织作用下逐渐沉淀出来。古代宗教权威的地位下降,人文精神觉醒,继而“性”字开始流行,只是当时对“性”的界定并无统一的说法。各家各派展开了对“人性”的一系列精彩的辩论和深度地探究,将“平等”寓于他们对“人性”的思考中,以获得精神的安顿和人生价值的追求。第二章是从孟子和庄子“人性平等”思想的立论基础角度看。首先,孟子和庄子的立论依据不同。孟子不论是从正面直接论证还是从反面逻辑推断,无疑都将“性善”放在理论的最高点。人性先天地具备“善”,每个人生而平等。毫无疑问,以“性善”的角度看告子的人性论,其“性无善无不善”的结论自然是不被孟子所接受。与孟告之辩相比,庄子的批评明显激烈很多,他直指“仁义礼智”为惑人心、乱人性的根源,批评世俗的贵贱等级之分。庄子以道言“性真”,道不会对天地间的万物做任何评判。在道的观照下,“物无贵贱”,人居于天地万物之间,人也无贵贱。因此,人性与物性都是平等的。第三章是从“人性平等”思想的践履工夫角度讲。孟子以心言性,注重“存心养性”,其“尽心知性知天”是向外扩充的道德修养工夫。庄子将“不齐”的原因归于人的“有心而为之”,重视向虚静之“心”的复归。他开创性地提出“心斋”、“忘心”的修养工夫,以“游心”为最终目标。所以孟子和庄子在“人性平等”的工夫上分别采取的是:一正一负,一实一虚。第四章是从“人性平等”在理想人格和理想政治中的开展的角度论。孟子的“人性平等”在其理想人格的追求上,表现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在政治追求上,又体现为“不忍人之政”。只是孟子建构的制度方案偏离了人在政治上寻求平等的可能。而庄子强调“人性平等”,实即就是要摆脱世俗所带来的束缚,庄子弃之为“尘垢”,所以他的理想人格必然“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理想政治为无为而治。因而,无论在成就理想人格方面还是政治理想方面,两个人都是一个“有为”,一个“无为”。人性论问题是先秦哲学的重要话题之一,又以孟子与庄子的探讨尤为深入、全面与突出。二人在“人性平等”的具体观点上差别甚大,这一方面反映出先秦哲学家围绕着“人性平等”思想展开了积极与激烈地探讨,而并非局限于固定的模式,使得人性论思想得到丰富;另一方面,孟子与庄子致力于“人性平等”思想的哲学思考,无疑都试图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探寻生命与精神的价值。只是由于分属于儒家与道家不同的阵营,二人思想的立意与旨趣不同,孟子之善与庄子之真的思考与追求为个体生命通向理想世界提供了不同的方向。正因如此,孟子与庄子的“人性平等”思想共同构成了人性论思想的多元内涵。而关于“人性平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贫困问题是中国一直面临的历史性难题,攻克贫困问题,是当代中国实现复兴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造福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典型贫困地区中新疆阿克苏地区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其贫困问题更为突出。在国家发展战略推动背景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密切关联,脱贫攻坚注重解决深度贫困、区域性整体贫困,补齐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弱项,而乡村振兴则更注重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本
城市中的湿地公园给都市中的人们提供了休憩娱乐场地,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湿地。而湿地植物景观是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植物的丰富度会对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有积极
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可以直接面对居民个体,具备掌握并满足不同居民个体需求的优势,越来越多
从当今世界来看,信息社会发展和战略部署日趋重要,信息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促进甚至决定作用。宽带网络作为通信基础,是促进经济运行效率变革的“倍增器”,驱动经济智能车动力变革的“转化器”。因此,我国需要建设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信息化建设之路。而家庭宽带作为通信网络的基础是网络信息化的最基础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重要指标。本文主要使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理论对其宏观环境、微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流广告应运而生。微信作为微传播的后起之秀,与信息流广告强强联合,吸引了不同行业的大量广告投放。但学者关于微信朋友圈视频信息流广告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采用视觉语法框架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微信朋友圈视频信息流广告,利用内容分析和数据分析法,研究不同行业的微信朋友圈视频信息流广告构建再现、互动、构图意义的视觉特征。本文研究贡献:1、理论方面主要有:根据宋昭勋《
最近,刚当上妈妈的余小姐在超市发现某品牌新推出的“婴儿专用水”.这让新妈妈余小姐非常困惑-婴幼儿还需要专用水?我家4个月的宝宝难道一直喝的是不合格的水?到底要不要花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