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长久以来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肺癌在全国恶性肿瘤发病中居首,其发病率、死亡率均为第一位。肺癌是一种恶性度较高的肿瘤,其发生本身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阶段发展的复杂过程,发病往往十分隐匿,许多患者在出现症状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因此,实现肺癌的早期诊断、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转移相关蛋白S100A4(S100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4)是S100蛋白家族中的重要一员,近年备受关注。有研究表明,S100A4通过增加肿瘤细胞的运动能力、降低肿瘤细胞间黏附力、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重塑、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异常增殖等一系列途径,参与了细胞的异常增生、细胞恶变、细胞侵袭、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等过程,发挥其促肿瘤的作用,与多种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呈现出正相关。目前,组织中的S100A4基因表达已经被证实可以用来作为监测癌症生物学行为的独立因子。然而外周血中的S1OOA4蛋白水平是否与癌症的发生发展相关,当前相关的研究却很少。本课题旨在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测定肺腺癌、肺鳞癌初诊患者、化疗后患者外周血中S100A4的水平,与非肺癌体检人群外周血中S100A4水平进行对比,以研究该蛋白血清学表达与肺腺癌、肺鳞癌的相关性。为以S100A4血清表达为指标的肿瘤标志物筛选,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基础。材料与方法:本课题收集的外周血样本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计158例: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胸外科住院符合入选标准的肺癌患者104例,其中肺腺癌89例、肺鳞癌15例;肿瘤科病房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21例;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患者33例。胸外科肺癌初诊患者,入院后手术前即抽血留样,并保存其离心后的外周血,根据术后患者病理结果进行血样分组并完善临床资料。采取ELISA法定量监测样本外周血S100A4水平。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外周血中S100A4水平与肺癌的关系。结果:1.在取样时间段内,肺鳞癌发病例数显著低于肺腺癌患者,肺腺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肺鳞癌中则为男性高于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外周血的S100A4蛋白在体检正常组中为55.82±16.68ng/ml,在肺腺癌病例组中为85.19±22.46ng/ml,在肺鳞癌病例组中为53.8±20.35ng/ml。肺腺癌组S100A4蛋白水平高于体检正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腺癌组S100A4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肺鳞癌组,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组与体检正常组相比没有差异。3.在肺鳞癌组中,分化程度更低,肿瘤直径更大时,其S100A4蛋白水平明显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分期方面有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肺腺癌组中,病理分期更高,以及浸润程度更广的病例,其S100A4蛋白水平明显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方面有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肺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的S100A4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肺鳞癌组则没有显著变化。2.在肿瘤组患者中,肺腺癌与肺鳞癌组两者间外周血S100A4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且S100A4蛋白水平与肺腺癌肿瘤浸润程度、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相关。3.S100A4蛋白作为一种候选新型血清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