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奥运会以来,我国竞技游泳水平不断提升,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游泳运动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更是以5金2银2铜的成绩名列奖牌榜第二位。尤其是男子项目的突破,改变了我国游泳阴盛阳衰的局面,为我国竞技游泳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故这一时期优秀游泳运动员的竞技成绩的发展特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现阶段的18名优秀游泳运动员的20个项目的国内外历年比赛的的成绩发展的上升阶段、平台阶段的曲线特征以及最佳成绩、运动年限和自身比赛技术参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国外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旨在通过具体的比赛数据来剖析我国这一时期的优秀游泳运动员成绩发展曲线的特征和成绩技术参数的运动学特征,从而找出这一时期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其成绩发展的共性,进而推导其训练的特点和影响比赛成绩的主要技术参数特征,以期为今后的游泳运动员的培养与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成绩上升阶段曲线变化特征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差无异,其出现最佳成绩的年龄不相上下,但国外运动员最佳成绩要优于国内运动员,且平台阶段的保持年限优于我国优秀运动员。 2、划频与划幅是影响途中游速度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两者对速度的贡献关系呈负相关,所以两者的最佳组合才是提高速度的核心,教练员在速度训练中要从习惯注意运动员游的时间,而改变为兼顾运动员游的划频与划幅的变化;划频与划幅最佳组合是提高速度的必然结果,但组合的固化往往会造成速度障碍的出现,这就需要在训练把握两者最佳组合的度,打破原有的平衡才会有新的突破。 3、当运动员竞技成绩进入平台阶段后,在比赛中使其各个技术指标达到最佳状态是运动员成绩的突破所在。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自身对比赛的技术参数调控能力较弱,缺乏在高速状态下使各技术指标达到最优的特点。 4、训练规律控制运动员成绩发展的节奏,且与其身体变化的自然规律紧密相连。而影响这一过程的训练途径是多样化的,其训练效果取决于教练员训练规律的个体化程度,并能有效且合理地控制成绩发展的节奏。 5、速度耐力(乳酸供能)的训练仍然是我国游泳训练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分段时间所体现出的分差变化特征,说明在发展速度与速度耐力训练之间还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反映出速度和速度耐力的训练还处在探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