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现金流量与自由现金流量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效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9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美国爆发了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假账丑闻,引发了一场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危机,股价暴跌,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并波及全球。从1997年到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共虚报利润6亿美元,而在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也存在严重的利润操纵。因此,以现行会计利润为基础的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可靠性在某种程度上说有待考虑。许多学者认为以应计制为基础的财务比率和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财务比率提供了不同的分析维度。大多数研究支持了现金流量理论,但也有学者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本文试图以自由现金流量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为基础研究两类指标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效用。在国外企业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往往被广泛的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对宏观经济预警的研究和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企业危机预警研究。而在国内财务危机预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相对滞后。但是随着一系列会计丑闻的曝光,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质疑的声音愈来愈大,更有甚者对应计制会计信息产生否定态度。因此,现金流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而自由现金流由于除去了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支出、生产设备的更新和改造、管理系统的升级等对于保持企业生存和持续经营的必要支出,因此被认为能真正体现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各种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自由现金流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中的效用。在国外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研究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课题较多。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是从Beaver的单变量研究开始,并伴随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而日益广泛。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经营者、所有者、投资者、监管者都有重要意义: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如果经营者能够准确的预测公司是否将陷入财务危机,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改善经营管理,以免公司的财务状况发生进一步恶化,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从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如果所有者能够准确的预测公司是否将陷入财务危机,就可以及早采取防范措施甚至更换经营者或提醒他们采取相应措施,以免公司被迫破产清算或者被收购兼并。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如果投资者能够准确的预测公司是否将陷入财务危机,就可以正确识别公司质量,采取调整投资组合等方式降低投资风险,以期提高投资收益。从监管者的角度来看,如果证券监管部门建立了一套能够对上市公司是否将陷入财务危机起到预警作用的指标体系,从而综合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建立相应的风险提示制度,将对监管工作具有深远影响,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判断,从而规范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在企业财务状况从顺境演变为逆境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可以从企业外部特征(例如对贷款的依赖过多、交易记录不正常、不能按期编制并报送财务报表、关联交易频繁、管理层变动频繁并抛售股票)也可以从财务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提早察觉危机。本文主要是通过财务特征来察觉危机,目的是在企业财务危机的潜伏期通过各种财务指标来判断企业是否有陷入财务危机的预兆,以便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避免财务危机进入爆发期。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导论。本文通过对当前的财务丑闻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提出财务危机预警的背景、目的及现实意义,并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的经济,是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竞争经济,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风险与危机。就在全球会计诚信危机的环境下,企业财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银广厦虚假信息、蓝田股份虚增收入、安然公司虚增利润、安达信虚假审计等恶性会计造假事件,给资本市场带来严重损失,对投资者的信心产生巨大冲击。严峻的现实使得实务界和学术界不得不对现有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进行反思。第二部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本部分首先,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内涵、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这三个定义进行阐述,以便为后面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做铺垫;其次,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基础进行适当阐述。对财务危机预警相关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我们研究企业内外因素的变化从而科学地建立预警模型,找出警情发生的根本原因,恰当地解决经济管理和财务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预警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两个方面来探讨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基础。最后,对国外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和国内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分别做了简单的综述。第三部分,现金流量与自由现金流量的比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也开始渐渐认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20世纪初上海宝钢集团的财务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核心就是对现金流的预算与控制;2003年在中国联通的计划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分公司考核指标将以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为基础,也就是建立以自由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业绩考评体系。企业的这些措施预示着中国企业将进入现金流管理的时代。本章就对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分别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联系和区别做了说明,包括自由现金流量这一概念的提出、发展以及具体到本文所采用的定义和计算。在此基础上本文就自由现金流量用于企业财务预警的优势做了具体分析。第四部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研究样本的确定,以及研究数据的选取。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选用最新的数据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被ST的63家工业企业作为财务危机企业的研究样本,同时配对选择了63家在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同行业、相近规模的公司作为配对样本共计126家企业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并从样本中选出44家(22家ST企业、22家非ST企业)企业作为预测样本。其次,对预测变量指标的选取及指标的显著性检验进行了说明和实证分析。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风险、股东获利能力6个方面选取了22个传统财务指标,4个现金流量指标和4个自由现金流量指标。通过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得到,危机企业与正常企业有显著差异的13个传统财务指标、3个现金流量指标和3个自由现金流量指标。再次,由于传统财务指标较多,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将13个传统财务指标用4个因子来表示。最后,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用126家工业企业ST-1、ST-2、ST-3三年的数据,首先用现金流量指标和4个控制变量建模,其次用自由现金流量指标替代现金流量指标建立模型,并将选出的44家企业进行回带,检验模型的预测准确度。第五部分,研究结论及建议。本章对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简要评述,并总结本文的不足之处。最后建议企业加强对自由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及应用,防范危机于未然。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自由现金流量是现金流量的一部分,自由现金流量指标是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考虑财务问题。不仅考虑了企业在过去某一段时期的获现能力还要考虑企业未来的投资、筹资活动等,将企业未来的创现能力纳入了财务考核内。目前运用自由现金流量指标体系构建模型进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还不多,本文正是试图将这一指标应用于企业财务预警研究。第二,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建立基于现金流量指标和传统财务指标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与基于自由现金流量指标和传统财务指标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同一样本进行预测,比较自由现金流量指标是否真的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第三,选取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被ST的工业企业及其配对样本为研究对象。本文的不足之处:第一,因为国外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国内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都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并且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国内的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上与国外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如国内对危机企业的定义通常采用ST公司作为替代,因此可能对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也是如此。第二,因为数据有限,本文采用随机抽取部分样本进行回判的方法进行检验,而不是采用新样本进行检验,有可能高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第三,由于计算等方面的限制无法将反映企业全面财务状况的所有财务指标都进行有效控制,因此也会对预警的效果产生影响。第四,在财务指标的选取上,由于数据收集及个人知识水平的局限,可能选择的指标并不能完全具有代表意义,希望以后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和实用。
其他文献
中国烟草当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并且效用逐步显现,中国烟草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限制;另一方面是世界烟草行业
<正>针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技术的相关内容,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内容,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等,并对其控制方法进行概述;再结合当前食品检测的具体要求,分析高效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已经不再是价值创造和增值的第一资本,“知识”成为了一种战略性的资源。过去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于物与财,管财和管物的方法和技术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营运资本管理开始受到财务工作者的关注,但是我国真正开始兴起营运资本的管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后我国学者对营运资本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营运资本管
文章通过分析包钢物流配送的现状,指出了包钢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包钢实际情况,提出物流系统的改造要采用社会化的结构、系统化的运作流程、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及关
银行业净利差既是银行盈利基础,也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关于银行业利差水平高低的讨论不断,在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入、基准利率不断收紧的大背景下,研究我国银行净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购物成为我国时下的一种潮流和趋势,而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应运而生,为网上买卖双方提供了信用担保,使网络购物中不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经济总量的增加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工业化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且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但是经济
在当代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日益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城市群不仅引领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而且也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群
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学校期间过着群居的生活。其经济来源相对稳定,消费决策力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更大。他们作为引导消费潮流的重要力量,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