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贫困地区农村初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以红寺堡第二中学为例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92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时期,此次改革过程中,课程资源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被提出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也引起了教育理论界及实践教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研究并解决农村地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教学水平、实现初中课程目标和推进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在了解农村地区初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红寺堡二中为例,采用了文献法、案例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剖析宁夏贫困地区农村初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问题:条件性课程资源不足,教师对课程资源不够重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强,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未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等等,并对之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   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完美的课程改革方案也难以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只有广泛开发并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才能对教学有所裨益。本研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新课程倡导的现代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新理念以及结合国内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启示,建构出了努力开发教师中的课程资源;挖掘开发学生中的隐性课程资源;合理开发家庭中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社区中的课程资源。以此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全面实施及全国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近几年,广场舞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它不仅是城市市民锻炼身体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也逐渐成为农村中老年
随着课程研究范式从“开发”转向“理解”,课程研究领域呈现出多元开放的局面,持有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研究者通过从不同的社会人文学科中吸收的先进理念与方法对课程这一人文
语文教育界关于语文学科性质与教学目标的定位一直是众说纷纭的论争焦点之一,继语文新课标标举“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后,开始逐渐摆脱长期垄断语文教育界的“工具论”思想的
人类要实现与动态环境的互动,必须具备从新异角度识别物体或场景的能力。研究者们对人类视觉系统的这种能力做了大量研究得出了两种基本的认知理论模型—-结构描述模型(Struc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阶段,想要成功推进课程改革,必须深入地研究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以对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修订和完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9月进入实施
教学效能感与成就动机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为了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成就动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教学效能量表》和《成就
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包括大学课程政策、大学课程理论、大学专业设置以及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按照三个阶段,即恢复与调整阶段(1978年-1984年)、积极探索与尝试阶段(1985年-1992年)、
群体参照效应是记忆的一种优势效应,即记忆材料与自己所归属的群体联系时,记忆的效果显著优于与其他群体相联系的现象。记忆群体参照效应自2002年被发现以来,正处于新兴和起
初入象牙塔,开始面对全新的生活,同学们都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适应期一般持续两个月左右,即所谓的“新生墙”。能否在这段时间内调整心态,尽快适应新环境,对于同学们的大学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