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汉族妇女的习俗,女童在五、六岁时即开始使用布条缠裹双足,使足前端变尖,并限制双足长度,随着生长发育足弓逐渐挤压增高,形成特殊的“三寸金莲”的足形。该风俗起源于南唐,兴于宋代,到清代时达到顶峰,曾流行于中国大多数地区。从上世纪初开始被禁止,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在中国绝迹,在这期间缠足,现今已70岁以上的这些老人,则构成了中国最后一代小脚女人。缠足畸形是由人为施加外力引起,包含足部多个骨与关节畸形和多个韧带、肌肉等异常的联合畸形。但由于涉及社会风俗、传统观念、个人隐私等多种因素,因此至今为止尚无有关缠足病史、畸形形态、病理变化、流行病学等方面的医学研究。我们从医学角度出发,对目前中国现存缠足畸形的分布、分型及相关病理变化等情况作一细致调查分析。研究目的了解目前中国现存缠足妇女的地区分布、地域差异及缠足的主要方法,分析缠足畸形的类型、病理特征、严重度及其相关因素,并大致分析缠足畸形对妇女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调查山东、云南、福建、陕西四省(中部、西南、东南、西北)共241名有缠足史妇女,年龄69~100岁(平均年龄80.4±5.8岁),依据缠足方法和畸形足形态进行分型,并对各型畸形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度;随机抽取20例做双足正位、侧位、斜位X线检查,随机抽取10例做双足三维CT重建,依据侧位片测量畸形足Hibbs角和M′eary角并与正常足相比较,描述各型缠足畸形的形态特点及影像学特点;调查所有研究对象的缠足起始年龄、缠足时间,分析各型各种程度缠足畸形这些指标的差异;全部调查对象均被照相,测量各型不同程度缠足畸形足部长度和第一跖趾关节处宽度并与正常足相比较,分析缠足畸形足部大小变化;调查研究对象目前下肢功能状况,分析不同程度缠足畸形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调查地区中山东、云南、陕西病例代表中国大多数地区缠足畸形特点,为跟行足畸形,福建地区缠足病例为马蹄足畸形。按照畸形足形态将缠足畸形分为跟行足型和马蹄足型,按照地域可对应称为山东型和福建型,两种缠足畸形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缠足起始年龄跟行足型平均8.9±2.9岁,马蹄足型平均5.9±2.3岁,不同分度畸形的缠足起始年龄有明显差异(P<0.05)。跟行足型中不同分度畸形的曾经缠足持续时间也有明显差异(P<0.05)。两种畸形的缠足方法不同:跟行足型第一步用布条缠裹施加外力致使前足畸形,第2~5趾向下向内侧弯曲,第二步缠裹使足弓增高,足长度缩短;马蹄足型第一步缠裹使足弓增高,第二步长期前足负重行走被动畸形,各足趾向背侧弯曲。跟行足型行走时足跟负重,呈跟行足步态;马蹄足型行走时前足负重,并须借助特殊的高跟鞋才能行走,呈马蹄足步态。两种缠足畸形的形态特点不同:跟行足型为后跟大,前足小,足弓高,第2~5趾在脚下;马蹄足型为后跟小,前足大,足弓高,前足平面低于足跟平面,呈阶梯状。两种缠足畸形足部长度与宽度与正常足相比明显偏小。两种缠足畸形的影像学特点不同:跟行足型主要是第2~5跖趾关节向下脱位或半脱位,关节囊松弛,跗骨不同程度楔形变,足弓增高,前足跖屈畸形,Hibbs角48°~80°>45°,M′eary角15°~28°>5°,各伸、屈趾肌腱远端随足趾位置异常;马蹄足型主要是各跖趾关节向背侧半脱位,跗骨不同程度楔形变,足弓增高,前足严重跖屈畸形,各跖骨接近于地面垂直,Hibbs角113°>45°,M′eary角53°>5°。所有缠足畸形轻、中、重度病例目前下肢功能状况明显不同(P<0.05)。研究结论缠足畸形的形成原因是儿童时期骨骼未发育成熟时使用外力作用于足部骨与关节,随生长发育骨、关节、韧带受到持续性损伤,致使骨与关节畸形,步态异常。缠足起始年龄和缠足时间长短对畸形严重程度有影响,缠足开始越早,时间越长,畸形越严重。缠足畸形对妇女下肢功能状况也有影响,畸形越严重,目前肢体功能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