锶纳米羟基磷灰石原花青素复合涂膜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安全性评价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niu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高分子涂膜材料一直是口腔预防保健的研究热点;根据成分差异;大致分为含药涂膜和单纯性涂膜两大类。近几十年来应用较多的是含药涂膜;如多乐氟等;含氟涂膜对牙本质敏感的治疗效果已得到国内外研究验证;其脱敏功效主要来自氟的再矿化作用和;高分子涂膜材料对牙齿表面的粘接和封闭作用。此外;涂膜作为药物的缓释载体;使牙面和唾液中的氟浓度保持稳定;但现有含氟涂膜易脱落;发挥其抗敏感功效时间较短;远期疗效欠理想。本实验组前期实验 通 过 应 用 锶 纳 米 羟 基 磷 灰 石 ( Strontium-substituted Nanohydroxyapatite;SrHAP)吸附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A);并以渗透型丙烯酸树脂为成膜基质来制备一种新型涂膜材料并验证了其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该涂膜主要由药效成分锶纳米羟基磷灰石和原花青素、挥发性溶剂95%乙醇和成膜基质渗透型丙烯酸树脂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组成比分别为5%的SrHAP-PA复合物;20%的渗透型丙烯酸树脂;余量为95%乙醇。SrHAP是通过凝胶-溶胶法制成的;其中锶含量Sr/(Sr+Ca)比约为0.5;(Ca+Sr)/P比约为1.67;然后利用SrHAP的吸附特性吸附原花青素(PA)从而制得SrHAP-PA复合物;其中SrHAP对PA的吸附量为168.3mg/g。本研究尝试对前期研制的SrHAP-PA复合涂膜的药效成分释放情况进行研究;初步评价SrHAP-PA复合涂膜的生物安全性;为后续实验提供试验依据。  材料和方法  1.SrHAP-PA复合涂膜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将均匀涂布SrHAP-PA涂膜的离体前磨牙置于模拟的人口腔唾液环境的条件下;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检测60d内人工唾液中药效成分原花青素和锶元素的含量;并计算其释放率;绘制释放曲线。  2.SrHAP-PA复合涂膜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按照国际ISO10993及国内 YY/T 0127 系列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和方法依次进行急性经口全身毒性试验、粘膜刺激试验、过敏性试验、溶血实验;对复合涂膜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1.SrHAP-PA涂膜中PA的释放主要集中发生在1-10d内;达到释放总量的58.1%;到45d时;PA的总释放量达到平台期;总的释放量达到63.0%;而Sr的释放较为平稳;在1-10d内释放速率较快; 10d后表现出持续稳定的释放并一直到60d后进入平台期;总释放量达到34.9%。  2.急性经口全身毒性试验:试验处理前后两组小鼠体重相对增长率和食物利用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粘膜及皮肤刺激试验:结果提示涂膜无明显粘膜及皮肤刺激反应。溶血试验:试验材料溶血率是0.1%;低于ISO标准5%;提示该涂膜血液相容性良好。  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SrHAP-PA复合涂膜能缓慢并持续释放其药效成分;在45d时仍能检测到锶和原花青素的释放;这对后续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指导意义。SrHAP-PA 复合涂膜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微弧氧化方法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检测改性后的钛合金微弧氧化涂层表面的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和黏附能力有无提高。方法:利用4000μm钛珠在真空条件下烧结制备多孔钛,
[目的]吸烟、放射治疗、糖尿病和骨质疏松作为口腔种植术的危险因素已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与之相关的研究结果间存在较大差异,尚无明确定论。随着种植体作为口腔修复治疗手段被
摘要:户籍管理是我国社会管理的最有效制度之一,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概述了高校学生户籍管理的重要性,明确了当前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意在为高校学生户籍管理工作的现实开展提供思路与支持。  关键词:高校学生;户籍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在办学模式、教学体制、招生办法、就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