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把《内经》所有包含“心”字、“脏”字、“形”字、“气”字和“神”字等文字进行梳理和归类,总结出了《内经》对于“心”的认识,以及对“心”与“气”和“心”与“神”等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内经》承认五脏具体形态的存在,但并不关注五脏形态的具体内容;对五脏之形只有极其粗略的描述,并没有像西医那样详细描述五脏的具体结构。《内经》并不注重五脏的具体形态,却极其重视五脏之气;认为人体的一切生理和病理变化都是由“气”来决定的。《内经》的作者似乎刻意回避了在“形”的层次上对“心”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满足于粗略地描述“心”的形态。承认“心”的解剖形态的存在,并不关注其解剖形态的具体内容,这说明《内经》对“心”认识,没有把重点放在“形”的层面上,更加注视“气”而不是“形”,《内经》重视的是“心气”而不是“心形”。《内经》专门提出了“五脏之气”的概念,极其重视“五脏之气”。《内经》对于“五脏之气”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六点:第一,“五脏之气”运行于“五脏之形”中,但又不局限于“五脏之形”内。第二,五脏六腑之气在十二经脉中正常运行是人生命的关键。人体的一切生理功能都是通过五脏六腑之气在其经脉中的正常运行来实现的。第三,“五脏之气”彼此相通,构成了《内经》关于人体的整体观的主要内涵、“五脏之气”与大自然之气相通,构成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的主要内涵。第四,“五脏之气”不能在其脏器及其经脉中正常运行则产生疾病。第五,五脏不可无气,无气则死。五脏之“形”不可脱离五脏之“气”。第六,“五脏之气”不可不通,不通则死。《内经》对于“脏气”的认识,千百年来不断被后世医家的实践所证实。《内经》脏腑观的核心内容是对“五脏之气”的认识。“心气”具备“五脏之气”所共有的特点:第一,“心气”运行于“心形”中,但又不局限于“心形”之内。第二,“心气”在心经中正常运行,是人生命的关键。“心”的生理功能都是通过“心气”在其经脉中的正常运行来实现的。“心”的功能就是“心气”的功能。第三,“心气”与其它四脏之气彼此相通,其功能有相互重叠的部分。第四,“心气”的运行不正常,导致“心形”以及其它“心气”所影响部位的疾病。第五,“心形”不能脱离“心气”,心无气则死。第六,“心气”不可不通,不通则死。《内经》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重视人与自然界的相通性,阐述了“心气”以及人体其它四脏之气的属性、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这些都是《内经》关于“心”理论的主要特点和独到之处。“五脏之气”都具有“气”的一般特点。总结《内经》中所有关于“气”的文字可以看到:“气”是有能量的,“气”具备能量属性;另外,“气”有七大特点,即“气”的“普遍(客观)存在性”、“普遍相通性”、“相互作用性”、“运动特性”、“生成、变化和转化特性”、“可感知性”以及“可操控性和可调节性”。可以说《内经》就是一部关于“气”的著作。由于现代医学只有“形”,没有“气”的概念。《内经》对“气”的研究更显得极为重要。这点也正是中、西医两者的主要区别之处。《内经》认为“形”与“神”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形”不能脱离“神”而存在,“神”对“形”有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神”主要藏于人的“心”中,“神气”运行于人的全身内外;“神”有可感知性和可调节性。“神”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神”与人体的生成和生命的存在密切相关;第二,“神”的作用能维持人体健康;第三,“神”的作用能使人的身体发生变化;第四,“神气”控制人的眼睛和舌的运动。不少当代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内经》的正确性。本文利用《内经》的观点分析了现代心脏移植术和“换心人”的形气神关系。提出了对“换心人”进行“心气”和“手少阴心经”研究的设想。指出对器官移植人进行“气”和“经络”的研究有可能产生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并对中西医理论体系产生重大影响。西医主要侧重于“形”的研究,而中医超越了对“形”的认识,主要把握“气”和“神”的作用。《内经》的思想可以帮助现代医学突破“形”的局限,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思路和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西医并非不可比较、不可融合。关键在于中西医的结合应是“形”与“气”的结合。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应突出“形”与“气”的关系及“形”与“神”的关系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西医学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相得益彰,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