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中医学认为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它既是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状态的反映,又是通过针灸可以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部位.穴位是经络-脏腑相关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经穴和内脏相互联系的观点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已经认识到,《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疾,出於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知五脏之害矣。”针灸临床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穴位的异常表现可用于疾病诊断,临床医生经常通过在穴位处触到结节状或条索状物,或触到穴位处的压痛点、敏感点,或观察到穴位处有丘疹、凹陷等表现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例如胃下垂患者常在“足三里”穴出现条索状物,“中脘”穴出现结节等。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之为:“揭示了人体表面反应与内脏器官变化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秘密”;“堪称中世纪中国在生理学方面的一大发现”。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了内脏病变在体表的确存在相应的反应,如内脏痛伴有体表放射痛(如牵涉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伴有肌纤维痛;直结肠扩张会引起腓肠肌肌纤维痛等。100多年前,西方医生Head发现了人体内脏疾病时会在体表特定部位出现自发疼痛或皮肤痛觉敏感性增高。痛觉过敏是指人体对刺激产生的过度的痛觉反应,包括正常时不引起疼痛的阈下刺激引起的疼痛和闽上刺激引起较正常时更为强烈的疼痛;按照现代解剖学的解释,这是由于患病内脏的传入神经纤维和被牵涉的躯体部位的传入神经由同一后根进入脊髓,并汇聚至相同的脊髓丘脑束神经元而形成的,这种反应是以节段性神经联系为基础的。反之,体表的病变或损伤也可以引起内脏的一些病变,如急性伤害性体表刺激会敏化脊髓内对内脏反应的神经元,腓肠肌注入酸性液体会导致直结肠扩张,电刺激穴位可以经背根反射引起内脏的神经炎性反应。由此可见穴位和内脏是相互关联的,尤其在疾病状态下,其联系更为紧密,即穴位的状态和内脏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以往人们对穴位特异性的理解还停留在文献记载和临床经验上,没有足够的科学基础。而对穴位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多集中在正常状态下穴位和内脏功能的联系及其对脏腑功能的调节,然而近年来学者普遍认为,穴位的功能活动是个动态的概念,当内脏功能出现异常时,穴位也从相应的“沉寂”态转向“敏化”态,穴区反映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都将大大加强,具有和生理状态完全不同的特征,并将这一特征称为穴位的敏化,这种敏化是穴位反映疾病的具体体现,也是指导临床选穴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核心。目前,在实验研究方面,从观察单穴对单一脏器的影响扩展到一穴对多个脏器功能活动的影响;同一经脉多个穴位或多条经脉对某一脏器的功能调整以及穴位和非穴位对内脏活动的调整作用,从而对经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过去器官-细胞水平的研究深入到分析对内脏细胞分子水平活动调节的机制,从不同的层次阐明了针刺经穴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着手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的研究;研究穴位与内脏相关联系的外周途径与中枢途径。经穴效应特异性不仅可从古代、现代文献中挖掘总结,从动物试验中寻找其研究思路,还需要回到临床,通过临床实验来进行验证。目前,有关穴位敏化情况的临床研究报道比较稀少,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相关体表穴位的痛阈值变化的观察,临床验证与疾病相关的穴位是否被敏化,对穴位在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下的不同进行初步探索。望能够给临床诊断及治疗选穴提供一定的思路。2研究目的临床验证穴位在病理状态下是否被敏化。阐释穴位的功能是动态的,病理状态下穴位由“沉寂”进入“敏化”状态及穴位敏化的机理。这种敏化是穴位反映疾病的具体体现,也是指导临床选穴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核心。3研究方法依照2006年9月上海《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的内镜诊断依据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之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纳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0例及30例健康受试者。3.1操作方法3.1.1健康受试者痛阈值的测定3.1.1.1选择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应用由美国IITC公生产的2390型Von Frey测痛仪分别测定其足阳明经下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腹部中脘、上脘和背部脾俞、胃俞等穴位的痛阈值。3.1.1.2在上述穴位水平向外旁开2.5cm处作为对照点如上述方法分别测定痛阈值3次,计算其平均值作为此处的痛阈值。3.1.2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痛阈值的测定3.1.2.1纳入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分别测定其足阳明经下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腹部中脘、上脘、背部脾俞、胃俞等穴位痛阈值,每间隔5分钟测量1次,共测量3次,计算其平均值作为此穴位的痛阈值。3.1.2.2在上述穴位水平向外旁开2.5cm处作为对照点如上述方法分别测定痛阈值3次,计算其平均值作为此处的痛阈值。3.2统计方法采用origin7.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健康受试者和患者各穴位及旁开对照点的痛阈值及百分比变化率(旁开对照点痛阈值-穴位痛阈值/穴位痛阈值*100%);数据以均数±标准误(x±s)表示,两组间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AVNOVO单因素方差分析,以0.05作为检验水准,得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值,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以≤0.01作为有高度统计意义。4研究结果4.1健康受试者穴位及旁开对照点痛阈值的测定比较4.1.1下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与旁开对照点的痛阂值经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2腹部中脘、上脘及旁开对照点痛阈值经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3背部脾俞、胃俞与旁开对照点痛阈值经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穴位及旁开对照点痛阈值的测定比较4.2.1下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位与旁开对照点痛阈值经统计分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2.2腹部中脘、上脘与旁开对照点的痛阈值经统计分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2.3背部脾俞、胃俞穴位及旁开对照点痛阈值经统计分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3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健康受试者体表穴位痛阈值变化百分比比较4.3.1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健康受试者下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位痛阈值变化百分比经统计分析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位被敏化,敏化穴位处的痛阈值比旁开处明显降低,其变化百分比高于正常人。4.3.2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腹部中脘、上脘穴位痛阈值变化百分比经统计分析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中脘、上脘穴被敏化,敏化穴位处的痛阈值比旁开处明显降低,其变化百分比高于正常人。4.3.3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背部脾俞、胃俞穴位痛阈值变化百分比经统计分析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脾俞、胃俞穴被敏化,敏化穴位处的痛阈值比旁开处明显降低,其变化百分比高于正常人。4.4同一条经脉穴位痛阈值变化百分比比较4.4.1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下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位痛阈值变化百分比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同一条经脉上,足三里的敏化程度高于上巨虚和下巨虚。4.4.2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腹部中脘、上脘穴位痛阈值变化百分比经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穴被敏化的程度无明显差别。4.4.3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背部脾俞、胃俞穴位痛阈值变化百分比经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穴被敏化的程度无明显差别。5结论5.1慢性浅表性胃炎体表相关穴位痛阈值比旁开处明显降低,其变化百分比高于正常人,验证了穴位在病理状态下被痛敏化,从“沉寂”状态进入“敏化”状态。5.2同一条经脉(足阳明胃经)上不同穴位被敏化的程度有不同,提示不同经穴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