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攻击性行为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过去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攻击性进行了研究。以往研究表明,语言使用特征与人格等心理成分有着密切联系,书写表达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改善。考察攻击性和语言用词的关系,探讨书写表达对高中生攻击性的干预效果,有利于拓展和丰富语言与心理过程关系的相关理论,降低不良行为带来的严重影响,并为今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预防与维护工作提供参照。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采用Buss和Perry编制的AQ攻击性问卷(修订版)考察被试的攻击性水平,并采用pennebaker勺“创伤经历书写任务”(改编为“攻击经历书写任务”)考察被试的语言用词特点,进而考察高中生攻击性与语言用词的关系。采用书写表达的干预方法,分别从总体攻击和不同维度的攻击上考察了干预作用的效果。研究过程如下:研究一,运用LIWC程式软件对34名被试的102份书写文本的文本中语言用词进行词频分析,考察不同攻击类型上不同攻击水平个体的语言用词特点,进而考察高中生攻击性与语言用词的关系,并用语言用词对攻击性的回归模型来预测攻击性。研究二,将被试随机分为三组,三种分别为攻击相关书写任务组、攻击无关书写任务组以及无书写任务组,每组被试人数分别为:25、32、30人。考察书写表达对攻击性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攻击性和语言用词存在一定关系,攻击性在语言用词上有所体现,主要体现在第一人称单数(i)、负向情绪词(negemo)口应和词(assent)上。第一人称单数词使用频率越低、负向情绪词使用频率越高,预测攻击性越高。应和词使用频次越高,预测语言攻击越高。(2)语言用词对攻击性的回归模型可以对攻击性加以预测。语言用词对不同类别攻击性的回归预测模型并不相同。(3)书写表达干预对攻击性不同维度和总变量有不同的效果。具体而言,书写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或减缓高中生总体攻击性、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指向自我攻击的上升趋势。但书写干预对敌意攻击的干预效果甚微。相关主题书写干预能产生一定程度效果,无关主题书写干预任务并不能起到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