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利用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并已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准则鼓励外部审计师基于从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应有的职业关注及沟通4个方面对评价内部审计质量,并利用内部审计工作。国外研究已对外部审计师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进行研究,分别从理论研究及实证研究两方面取得进展,并发现利用内部审计工作能有效提高审计效率,节省审计资源,并最终节省外部审计费用。然而相较于国外研究基础,国内的相关研究基础较为贫瘠,鲜有研究涉及外部审计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相关执业准则的推进,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对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及质量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及制度,如《中小企业板投资者权益保护指引》中要求:“上市公司应披露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学历、职称、工作经历、与实际控制人的关系等情况,并报本所备案”等。这为国内开展对外部审计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研究提供了相关数据,并奠定了研究基础。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我国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审计质量特征与支付的外部审计费用间的线性关系,从而反应外部审计师评价及利用内部审计工作对审计费用的效果研究。本文的贡献在于:1)试图探索我国对外部审计师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效果,并未后续研究提供方向;2)丰富了对外部审计费用定价的因素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外部审计利用内部审计工作及其对审计费用影响的研究背景,以及本次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研究综述,主要阐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程及发展,并从外部审计评价及利用内部审计工作,及内部审计质量与外部审计费用两方面为本文奠定了文献基础。第三部分为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主要从外部审计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可行性及外部审计利用内部审计的驱动因素,以及内部审计特征与利用决策3方面建立本文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相关假设。第四部分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笔者首先论述了审计费用模型的决定因素假设及变量处理。其次,基于审计费用模型的残差项,笔者建立非预期审计费用模型,并从内部审计4个特征评价内部审计质量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着重介绍了本文的实证分析及结论。首先,审计费用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证明了各方面因素对审计费用定价的影响。其次,非预期审计费用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差,但通过相关性分析,笔者证明了内部审计规模比例与内审负责人是否拥有公司股权这2个特征与审计费用显著相关。第六部分则是回顾了本文在理论及实证方面的结论,并针对企业,准则制定者等对象提出相应的启发及建议,并通过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