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病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减退为临床特征。在AD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年龄是较为重要的一点,随着生活水平的增高、社会老龄化严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越来越多。目前该病未有有效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研究和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及机制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神经炎症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众多因素中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所产生的炎性物质是AD神经炎症的主要表现。上述产生的炎症因子包括:IL-1β、TNF-α、IL-6等。这些物质通过上调β-分泌酶刺激淀粉样前体蛋白使病情逐渐恶化。此外,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过程中,由外周入侵大脑的淋巴细胞和炎性因子同时参与了AD的神经炎症。因此,研发副作用小的抗炎药有望成为防治AD的新靶点。G-CSF是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在包括神经细胞的多种细胞中表达。G-CSF具有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生存,抗炎等作用。G-CSF的神经保护作用已为众多学者试验所证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神经保护作用机理是通过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来实现的。作为炎症调节因子, NF-κB和IL-lβ在阿尔茨海默病可能被G-CSF所抑制,从而发挥其抗炎作用。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利用手术离断双侧穹窿-海马伞建立阿尔茨海默大鼠模型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和光镜下病理改变证实建模成功。后应用G-CSF进行治疗和对照治疗,并在治疗后再次通过Morris水迷宫对大鼠的行为学改善进行观察比较。进而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经G-CSF治疗后大鼠脑内NF-κB、IL-1β的阳性细胞表达要低于未经G-CSF治疗的大鼠,从而证实G-CSF对AD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本实验从阿尔茨海默病这一方面对-CSF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该病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