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探寻正义的源泉,为当今社会的一些矛盾冲突提供一种解决的思路。本文选取“轴心时代”的一些关键人物,孔子、孟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分析他们的思想,提取他们的正义观念,对比他们对于政治法律教育等问题的具体要求,以期为现代社会提供一些借鉴。整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从整体上介绍孔子、孟子、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体系与对现代社会的意义。第一部分是分析孔子与孟子的思想。孔子以“仁”为基础,由差等之爱过度到“一视同仁”之爱,用“义”的原则来进行主体构思,完善“礼”的制度,解决“利”也即是权利义务的分配。孟子同样以“仁”为基础,更加明确的提出了良知良能这种本源的感情,以此为基础“集义养气”,推理出正义的道德要求,并以此构建了“仁政”的理论。最后对比孔子与孟子的思想,归纳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处。第二部分是分析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柏拉图由人的自然本性与灵魂三分为基础,推及城邦,提出了各司其职的正义思想。以此为基础,构筑教育、体育艺术等等方面的制度。本文着重分析了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与“哲学王”制度。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继承了柏拉图晚年由人治转为法治的思想,以中庸之道为核心,构建了以中庸为正义观念的城邦制度。在这种中道的城邦中,有合适的法律、合适的教育、合适的分配制度。最后对比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归纳出两者的相同与不同处。第三部分以前两部分的总结为基础,对比分析东西方的不同正义观念,找出对于现代社会有利的部分,以期缓解社会贫富差距过大、教育不合理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