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系统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chenenm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以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和蓄电池储能为主体的微网系统展开研究,介绍了微网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并对微源的控制策略以及微网系统的并离网切换特性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研究:(1)搭建微网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重点了解该平台主要构成单元的工作原理,例如实时仿真设备RTDS和dSPACE的建模方法、数字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分布式发电装置的设计思路等。该平台的工作原理为:利用RTDS搭建电网的模型,并实时地输出任意节点电压信号,然后利用功率放大器不失真地放大该信号;由RTDS和功率放大器构成模拟电网装置,dSPACE控制分布式发电装置接到模拟电网,同时RTDS采集并网电流;对于RTDS内的电网模型,用电流源替代分布发电装置向电网注入功率。(2)围绕微源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由于微网中微源的种类很多,控制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之类具有间歇性的微源,宜采用恒直流电压控制;对于燃气轮机等分布式电源和蓄电池等储能装备,其可根据负荷需求调整发电量,宜采用恒功率(PQ)控制或下垂控制。因此需要研究两类微源的控制策略:1)针对间歇性微源的控制策略的研究,分析了100块(10串10并)YGE245P型光伏电池组件的I-V和P-V特性,并设计了双级式光伏发电系统,仿真分析了Boost电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MPPT策略和恒直流电压控制策略;2)针对储能类微源无互联信号线下垂控制策略的研究,从功率P与Q同电压V与相角δ的关系出发,讨论阻感比对变流器运行的影响,提出了考虑阻感比的P-f与Q-V的单环下垂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基于单环下垂控制器设计了“功率-电压-电流”三环下垂控制器,并指出当并网运行时,变流器可通过改变下垂曲线的斜率大小调节并网功率;当离网运行时,变流器能够按照自身的下垂特性承担负载功率。(3)围绕微网系统的并离网切换策略展开研究。微网具有并网和离网两种运行模式,并具有两种模式间的无缝切换功能。微网从并网转为离网后,需要进行二次调整已达到合理的电能质量;从离网转为并网前,通过主调整变流器平移下垂曲线实现微网与主网电压再同步。通过分析微网动态切换过程,介绍了一种微网系统的预同步控制方法,与其他控制方式不同的是直接将微网与主网的相角差经过PI调节器完成微网频率与相角的同步调节。当微网处于不同运行模式时,微网变流器的控制策略可以不同,为此提供了一种变流器控制模式切换的方法。
其他文献
<正>李枭鹰在《中国高教研究》第4期撰文认为,高等教育的生成性与过程性表明,高等教育的意义不可能离开具体的教育情境与特定语境而存在,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和把握不能脱离
目的通过相关量表评价小脑病变(小脑卒中、小脑肿瘤及小脑炎)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为深入探讨小脑认知功能的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小脑参与认知活动的临床依据。对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存在较多问题。质量问题,施行《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带来的问题以及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项目之间项目主要目标不一致的问题最为突出。首先,对这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目前有很多世界各地的发达国家都已经基本进入到了老龄化阶段,然而随之到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进入到了老龄化的
在我国大电网互联的发展战略下,特高压和高压直输电以及特高压交流输电作为远距离、大容量跨区输电的主要方式。各区域电网之间联系的加强,会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但同时一个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 in purpura nephr itis,HSPN)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4例HSPN患者随
<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之一,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与工业、交通成为三大耗能领域。能源的短缺、气候变化的应对,特别雾霾,严重影响到我国可持续发
金融机构顺周期性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宏观审慎监管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正视顺周期性对经济运行周期波动的助推作用,采取有效手段缓释其正向推动作用成为世界各国监管机构广泛关注
研究目的:探讨贝尔面瘫患者的穴位电学特性与正常人是否存在差异;探讨不同时期及不同中医证型贝尔面瘫患者的穴位电学特性的动态变化与病理状态的相关性。通过探讨贝尔面瘫患者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状况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