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家庭资产组合和形式日趋多样化。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但农村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仍旧十分重要。本文通过陕西省农户金融资产分布现状描述,对影响农户金融资产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获得农户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陕西省农户金融资产选择现状,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构建实证模型,通过运用Amos20.0软件,结合结构模型分析方法,明确了影响农户金融资产选择的关键因素。得出如下结论:(1)当前陕西省农户资产主要以实物资产为主,家电和经济生产投资是农户占比最大的另外两种实物资产投资,其中房产投资最大,户均达到9.21万元。此外,农户金融资产选择主要为银行存款,占其总资产80%以上,在其他高风险的金融资产上涉猎较少,且农户对风险性金融产品认知度不高,故不具备基本投资条件以及购买金融产品的能力。(2)根据农户金融资产选择理论基础及其对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发现农户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年收入、金融资产关注点、金融资产了解程度等都会对其家庭金融资产结构选择产生影响。但描述性分析无法克服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影响,只能表明单一因素对农户资产选择的影响。因此,根据描述性分析结论提出了7个相关假定,对农户金融资产选择进行实证检验分析。(3)通过结构模型方程验证、拟合路径分析,得出金融资产了解程度、受教育程度、收入通过了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分析,且收入对选择意愿的拟合权重最大,金融资产了解程度次之,受教育程度影响程度最小;风险的承受能力、对于金融资产的关注点以及农户的年龄都未曾对农户的金融资产选择产生显著影响。(4)通过效应分析发现,存在“单一化效应”、“替代效应”以及“财富效应”。农户在金融资产选择时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银行存款,其他高风险的金融资产上涉猎较少;农户在银行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这两个货币类投资上存在此替代关系;当农户的财富增加时,首先考虑的是增加银行存款等货币类金融资产的投资,在证券类等风险较高的投资上涉猎较少。(5)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包括,加强农村惠民政策的落实执行;提升农村居民金融意识;为该地区农民量身打造金融产品;提升农民的教育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