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为姜科(Zingiberaceae)山姜属(Alpinia Roxb.)良姜亚属{subgen. Probolocalyx K. Schum)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福建和台湾等省区均有分布。高良姜为海南发展现代南药黎药重点品种之目前全省种植面积已超过1万亩。本研究主要是以海南产高良姜为研究对象,以传统道地产地广东徐闻产高良姜为参照,对其品质进行全面评价,为海南高良姜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首次以海南产高良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高良姜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以国家药典委员会推荐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系统进行相似度评价,其值在0.9-1.0之间,符合国家药监局对中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要求。对指纹图谱20个特征峰进行了标定,相对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约为80%。从海南产高良姜挥发油GC-MS谱图中分析鉴定了110个化合物,以单萜和倍半萜成分为主,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1,8-桉油精(30-50%),其余较高的有α-松油醇(5-7%)、β-蒎烯(7-10%)、樟脑萜(4-6%)、α-蒎烯(4-6%)和反式石竹烯(约2%)等。与相同生长年份和相同采收期的徐闻产高良姜进行比较,海南产高良姜根茎在挥发油得率及挥发油主要成分上与其无显著差异,以海南产高良姜GC-MS指纹图谱为参照检测徐闻道地产地高良姜,相似度为0.956。首次建立了HPLC同时测量高良姜中四个黄酮类成分高良姜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和槲皮素含量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HPLC发现,高良姜不同器官部位四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大,根茎部位和地上茎叶部分都检测到高良姜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和槲皮素,果实中未检测到异鼠李素,花中只检测到槲皮素,槲皮素在果实中富集,其余三种黄酮类成分根茎部位明显要高于其他部位的含量。将海南产与广东徐闻产高良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高良姜素和异鼠李素含量差异不大,但山奈素和槲皮素比徐闻产要稍低。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可能与地域、环境和炮制等因素有关。本研究还对海南产高良姜的不同提取部位及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抗菌、降血糖和神经保护等生物活性的测试。首次发现海南产高良姜的对H202介导的神经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中高良姜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可显著降低H2O2介导的细胞内乳酸脱氢酶漏出率,提高H202介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还可以提高H202介导的细胞内SOD的活力,同时降低细胞内丙二醛的含量,且本身对正常细胞无伤害作用。高良姜挥发油成分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海南产高良姜根茎、花、果实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其中,高良姜根茎挥发油的抑菌活性最强。高良姜根茎、花、果实的乙醇提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茄科雷尔氏菌也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其中高良姜根茎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最强,果实提取物对茄科雷尔氏菌的作用最强。说明高良姜抗菌活性存在于多个生长部位,为其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降血糖活性筛选中,高良姜乙醇提取物显示出对α-葡萄糖苷酶较强的抑制作用,根茎、花、果实和地上茎叶四个不同部位的抑制率在80.0%以上,降血糖活性依次为:果>地上茎叶>花>根茎。高良姜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和槲皮素也显示出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相同或更高的抑制活性,强度依次为:山奈素>槲皮素>异鼠李素>高良姜素。高良姜地上茎叶通常自然枯萎或在采收根茎时被丢弃,本次研究发现茎叶的提取物显示了较好的降血糖活性,为高良姜废弃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