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上海市近郊山林地带佘山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查和多种分析研究了佘山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佘山地处上海市松江县和青浦县境内,位于31°1′N,121°15′E,是上海近郊唯一的山地。 此次野外调查于2005~2006年度期间,共4次跨3季度,研究区域为从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凤凰山、薛山、东佘山、西佘山、辰山、钟家山、天马山、机山、横山、小昆山等大小山峰十座,最高海拔为99.8米,面积5100亩左右,植被主要以次生落叶阔叶林为主。调查对象为十座山体上的植物(主要为自生维管植物),不包括佘山周围的农田、村落和湖泊的植物。采用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时间上比较主要以1983年《上海市佘山地区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中种子植物名录(除去栽培植物)作为对照,以反映近二十年来佘山自生维管植物的变化特征。通过对植物区系的研究,包括植物种类数量、生活型、与上海及邻近相关地区天童与天目山区系比较来探究佘山植被现状特征及其今后的动态发展趋势。空间上的比较,通过对十山植物数量与山体面积关系、生活型特征、广布种在各山中的分布反映各山植物分布特征及其演替程度。 2005~2006年度研究区内植物科、属分析表明,佘山共有自生维管植物80科215属325种,蕨类植物8科10属11种,种子植物72科205属314种,全为被子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63科165属255种,单子叶植物9科40属59种。其中有10种在1999年《上海植物志上》未有记录。一年生草本占重要位置,比例达到35.4%,多为广布种;木本植物较少,仅占24.3%。研究区与整个上海相比,植物种类数量与组成都有很大差别,佘山种类数量相对较少,但演替程度较高。同周边地区天童、天目山植物区系相比,三者具有相似的组成特点,但佘山的科属种数量远不及后二者,与后两者共有种分别为235种与254种,相似性系数达72%与78%。 调查中外来种有27种,隶属于16科24属,占佘山植物种类的8.3%。通过对外来植物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等分析,得出外来植物占佘山比例较小;原产地主要来自美洲地区;草本占外来种比例达到了96.3%,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 与1983年佘山种子植物名录相比,2005~2006年度新出现的自生种子植物有29科47属67种,全为被子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有25科38属51种,单子叶植物有4科9属16种。而未出现总计43科121属176种,全为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共38科96属132种,单子叶植物5科25属44种。在生活型方面,两者均以草本为多,达到了71.6%与86.9%,而木本较少,仅占22.4%与10.2%。 佘山的种子植物区系(加入了17种栽培起源但在佘山已广泛分布的逸生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