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发选址是跨国企业实现研发全球化战略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对于研发选址策略和研发选址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跨国企业管理和经济地理学者们非常关注的课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学科基本概念、现有理论进行梳理、归纳,重点回顾现有的跨国企业研发中心选址策略模型和选址策略各项影响因素相关理论;然后,通过对在华研发外资企业的研发数量及地理位置分布这两个维度,展开数据分析,找出“数量上”在华跨国企业选择中国作为研发中心设立的由增到减的发展特征和时间拐点,在“区位选择上”具有哪些条件水平的哪些城市或地区更受到跨国企业研发选址策略的“青睐”。在完成理论部分研究之后,利用这些基本知识体系和框架,开始目标行业的研发中心决策实务行为展开全面而细致的实证分析研究。对11家外资企业在华所设立的研发机构的选址决策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及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通过访谈了解到关于企业实际研发中心选址决策活动的相关信息。并将其总结为四大类型的信息采集点,分别为:设立新研发中心的动因、选址时所考虑的候选地的条件因素、新研发中心中人员的活动内容、管理者对于研发中心选址的绩效考量因素。再将这些信息编辑成为问卷调查中每一条相对应的问题,再进行数据采集。实证部分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分析和证明了:市场导向型选址和生产支撑型选址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主要选址决策目的;“选址动因”与“管理者在选址决策中所着重考量的的影响因素”有重要内在关联;“选址动因”与“研发中心活动内容”相关性极为显著,例如:生产支撑型选址动因的研发中心,主要从事产品工艺修改;这些跨国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选址决策的绩效考量主要是通过设立新研发中心后当地销售额变化情况、新研发中心年度项目完成数量、研发项目对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的总额等来进行考量。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深入挖掘分析跨国企业研发选址策略和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根据研究结果设计编绘了“研发选址决策基本模型”,并说明其在不同企业和候选地条件变化中的运用。通过全文对学术理论和企业实务操作的整体研究和把握,提出建议:第一,面对国际竞争优势的丧失,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可以运用跨国企业研发选址中所发现的研发战略与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关系,转危为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塑造新的产业结构和国家整体的地区经济战略布局;第二,加强国家创新力和科研力的提升,加强研发配套建设,从“硬件”设施环境以及“软件”人才技术两方面着手,提升中国的研发空间等级,提高中国的研发世界竞争力,以国际企业研发交流中相对被动的地位;第三,建议战略管理人员在研发选址决策过程中,采用本文所设计的研发选址决策模型来进行研发选址活动的思路梳理,并积极配合东道国的战略布局,从而系统化地、客观地开展研发选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