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进程中,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对空间产生显著的变化。全球化实现物质的全球流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为空间的流动提供技术支持,一种以流动为主要特征的新空间形式出现了。因此,学者们开始研究在信息社会中的流动空间所包涵的新内容。流动空间体现了对经济、政治和象征生活过程的流动的支配,并将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流动空间的理论研究将分四部分共七个章节进行: 第一部分研究基础和理论基础,第一章对研究命题的可行性进行阐述,主要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对国内外的空间观进行了研究综述,重点对流动空间的理论研究基础进行了整理,为流动空间的理论研究的展开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理论研究,即第三章,阐明了流动空间的概念、二元属性、基本特征。重点对流动空间的结构模式进行研究,主要从节点、线、面三个层面对流动空间展开分析,从概念的解析到作用机理和主要的表现形式出发,我们对流动空间的节点(大都市区、城市群、大都市带、全球城市),物质支持(交通流线、网络流线),以及面域空间(新工业空间、新城市空间、精英空间)等多方面展开综合系统的研究。 第三部分理论分析,包括第四、五、六章,首先,分析了流动空间对传统空间的影响,在流动空间的作用下传统空间的概念面临着挑战,距离与地方消失,空间边界变得模糊,空间的尺度和维度得到拓展,同时,流动空间引发了社会活动与文化构成的转变,带来了社会空间分异。建筑空间的二元属性以及新的美学表达形式,产生了流动空间中的新建筑文化。其次,以新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发生变化为出发点,我们逐步论证区域流动空间的整合,连接性取代了物理邻近性,关系论更新了区位论,区域空间从中心地体系逐步向网络空间体系转化,并基于流动空间构筑全球城市网络体系。最后,我们研究流动空间对城市空间的解构和重构作用,解析了流动空间对城市物质空间既替代又分解的作用,同时我们认为从生产方式和土地机制的角度,城市空间结构从圈层式向网络化转变。从居住、办公、公共服务和工业空间中人们行为范式的转变,分析流动空间中城市功能的解构与重构。 第四部分即第七章,是论文的结论及展望。 流动空间是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产生的新空间形式,它改变了传统空间的距离、地方、尺度、边界和维度等概念,围绕流动建立起来的空间为我们研究区域乃至全球的城市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技术——社会变迁。研究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 (1)构建流动空间理论框架。论文运用归纳、总结和系统分析的方法,明确提出流动空间的概念,指出流动空间具有物质与虚拟空间的二元属性,同时提出流动空间具有流动性、共享性、高时效性、空间弹性和高级网络性等五大基本特征,构建了流动空间的点、线、面的结构模式,提出对流动空间可达性的研究。这一系列的研究共同构成了流动空间理论的主体框架。 (2)提出流动空间的结构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从点、线、面三个层面分解流动空间的结构模式。研究认为流动空间的节点以城市为载体,节点存在运动变化的特点,“集聚”确定流动空间中节点的地位,而“关系”决定流动空间节点之间的距离。研究认为大都市区、城市群、大都市带、全球城市构成流动空间节点的具体形式。流动空间的线由交通流线和网络流线组成,各种流线为流动空间提供物质支持,相互交织的流线决定了流动空间的网络特性。由航空网、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以及信息网络共同构筑流动空间基本流线。新工业空间(高级服务业,高科技制造业等)、新城市空间(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巨型区域)、精英空间共同作用于面域范围实现了空间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3)分析流动空间在城市空间中的演化机理。流动空间对城市物质空间的替代以及分解作用导致了城市内部从城市的空间结构到城市的功能体系的解构与重构。研究发现流动空间使得城市的生产方式从大批量小批次的生产变成小批量大批次的生产。交通成本和土地成本的改变,土地边际效益的改变使得城市空间不再单纯依赖城市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从圈层式向网络化转化。论文进一步指出流动空间从经济、管理、创新和生态四个功能对城市功能空间进行解构,分析流动空间的主导功能是社会化服务、生态化服务和信息化服务功能。然后,论文从城市中居住、办公、公共服务以及工业空间中人的行为范式的转变出发,分析流动空间对城市功能空间的解构与重构。 在对流动空间跨越时空的探索中,我们发现信息科技催动了流动空间的兴起,流动空间正在转化地方空间,在历史剧变中,流动空间并非简单地消灭了地方空间:转化的过程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