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学习的适应阶段,是认知和能力的衔接阶段,也是高中学习分化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需要一个适应期,在适应期中是否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往往影响其整个高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进入核心素养培养的新常态。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直接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但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并没有被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学生普遍不重视,兴趣不高,动机缺失。本研究将抓住高一这个重要阶段,在阐述学习动机理论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对现阶段高一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动机进行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探索出能增强高一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动机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课程适应性,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线,力求更加有效地培育高中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在江苏省兴化市区和农村四所不同层次的高中,分男女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及访谈。具体了解高一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动机总体情况,阶段性特征、个性化特征、内外部学习动机的比较等基本情况,进而剖析其影响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学生的自我需要与期待、身心发展与年龄特点、个性特征与个体差异、归因方式。外部因素包括: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教师行为、初高中衔接等。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影响高一学生该门课程学习动机的内外部因素,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通过激发学习的需要,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增强自我效能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积极的归因,增强学生的上进心,来培养高一学生该门课程的学习内部动机。在培养高一学生该门课程学习外部动机中则强调社会、家庭、学校协调配合,尤其是高一政治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吸引和唤醒学生政治课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完成心理、能力等方面的过渡,不断增强他们的课程适应性。同时,要注意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要将培养学习动机上升到教学目标的可视层面,还要注意重视学习策略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高中生的道德认知,注重高中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真正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将素养培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