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在老年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患者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肛门外科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通过一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符合标准的患者共104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43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7.51±6.77)岁。根据患者是否采用预防性回肠造口将10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造口组)和对照组(非造口组),两组患者分别为34例(32.7%)和70例(67.3%),并针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一般情况,如患者年龄、性别、BMI、肿瘤位置、肿瘤病理分型及肿瘤TNM分期等;术中相关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机体炎症应激反应相关指标,如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和白蛋白(ALB)化验指标;术后康复相关指标,如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补液总天数、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吻合口漏、盆腔出血、二次手术、切口感染、腹腔积液、肺部感染、术后尿潴留、肠道功能紊乱、肠梗阻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肿瘤位置、肿瘤病理分型及肿瘤TNM分期方面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术中情况如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总补液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各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WBC、PCT和ALB的观察组、对照组手术前后测量值的同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PCT、ALB分别行两组间同时间点的多变量方差分析显示:术后第七天WBC、PCT、AL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第一天、第三天差异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两组患者在包括吻合口漏等在内的独立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在观察组(n=34)为6例(17.6%),在对照组(n=70)为26例(35.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预防性回肠造口可能无法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但是可以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的严重程度,降低再手术率。2、预防性回肠造口在加快术后进食、减轻手术应激以及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可用于老年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