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阿托品是目前控制青少年近视公认的比较有效的药物,但长期高频率点眼带来的副作用使得阿托品的临床使用受限,本研究旨在探讨间断使用1%阿托品眼用凝胶对青少年近视防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能够探索最低使用频率控制近视进展的用药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07月至2016年0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童眼科门诊就诊的确诊为中低度近视、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102例,分为A治疗组,平均年龄10.77±1.69岁,男13例,女17例,40眼(单眼或双眼近视度数为-0.50DS或-0.75DS,阿托品眼用凝胶用四周,即第一周点两次,第二周点一次,第三、四周停用);B治疗组平均年龄10.97±1.67岁,男16例,女14例,60眼(双眼近视,一月法,双眼交替使用,开始点右眼一次两周后点左眼一次,依次类推);C治疗组,平均年龄14.95±0.83岁,男11例,女9例,40眼(双眼近视,两月法,双眼交替使用,开始点右眼一次一月后点左眼一次,依次类推);对照D组,平均年龄10.64±1.73岁,男10例,女12例,44眼(双眼近视,常规验光戴镜);B、C、D组患者双眼近视度数≥-1.00DS,≤-6.00 D,散光≤-1.00 D。A组患儿一月后观察记录屈光度、眼轴、视力、眼压的变化。B、C组患儿根据视力和症状给予常规验光配镜观察,所有患者在受试前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作为基线标准,1年后观察各组屈光度、眼轴、视力、眼压的变化,比较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26例(86.67%)33眼完成了一月的观察治疗,一月后近视屈光度变化(0.16±0.27)D,眼轴增长为(0.002±0.26)mm;B、C、D 四组共 64 例(85.00%)完成了 1年的观察,其中B组26例52眼,C组16例32眼,D组22例44眼,经过一年左右观察,3组近视屈光度进展分别为(-0.39±0.28)D、(-0.47±0.17)D 和(-0.97±0.21)D;眼轴增长分别为(0.14±0.08)mm、(0.19±0.12)mm和(0.39±0.10)mm。B组和对照D组屈光度、眼轴长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儿童点阿托品后单眼近视力达1.0平均需4.5天,畏光症状消失需4.4天。各组患儿眼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观察对象均未出现眼压显著升高。[结论]1.间断使用1%阿托品对控制中低度近视进展有效。2.1%阿托品间断交替点眼患儿无明显视近困难。3.1%阿托品间断使用对患儿眼压无明显影响。4.长期间断交替使用1%阿托品儿童耐受良好,医从性较高,是较适宜的给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