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8年国务院宣布全国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来,我国城市住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开发规模持续增长,而且空间形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论文以当代我国大城市住区的空间形态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通过实际调研,并结合事例,总结出住区整体空间形态和各物质构成要素空间形态的优缺点,论文最后结合一个规划案例对上述比较内容做了实证研究,以便从实践层面检验理论方法的有效性。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象与特点、拟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城市住区规划相关理论综述。简要回顾了国外和国内城市住区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了解国外住区规划对公共活动方面的关注,介绍了我国当前住区建设的多元化特征。第三章,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的比较研究。首先一一阐述了岛状式布局、轴线式布局、围合式布局、均衡式布局的形成背景、优越性和产生的问题,其次对各布局形式进行了总体评价和比较。第四章,住区封闭与开放形态的比较研究。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住区封闭与开放形态的历史演进。其次论述了封闭式住区的特点、管理措施、优势和适用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策略。然后对开放式住区的特点、管理措施和优点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开放式住区的居民利益是否受损进行了解析,最后论述了开放式住区的发展趋势。第五章,住区物质构成要素空间形态比较研究。分为三节,第一节介绍了住宅与商业的结合方式,包括上下叠合关系、垂直关系、相邻关系及转角连接关系。然后一一论述了沿街商业店铺、复合式商业中心、步行商业街的布局方式、优越性及弊端。第二节分别对层数单一型住区和层数混合型住区的住宅群体空间组合进行了论述。第三节首先论述了住区中心绿地的作用、设置位置及特点、布局形态以及规划布局方式,然后介绍了分散式绿地的存在形式、特点,以及建设模式,最后阐述了分散式绿地的规划设计要求。第六章,案例研究——昆明春城慧谷住区概念性规划。本章以春城慧谷住区概念性规划作为案例阐述了上述比较内容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