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菌群特征及临床意义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o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对COPD患者及非COPD患者同时发生VAP时,其菌群分布及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了解COPD患者并发VAP菌群分布的特殊性,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及临床观察和预后推测。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5年1月-2008年11月间在福建省立医院住院患VAP患者。分为A组:确诊COPD患者,且根据临床及相关检查诊断VAP。B组:同样确诊VAP的神经科患者,无明显的肺部结构改变。比较两组患者其痰检结果及上呼吸机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对比临床过程及预后。结果:A组患者38例,年龄75.36±15.61岁,其中男性28人。B组有37例纳入,年龄71.43±24.64岁,其中男性27人。A组患者培养出菌株108株,革兰氏阴性菌86株,占79.63%,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多,有22株,多数为泛耐药株,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有20株。革兰氏阳性菌株则以葡萄球菌为主。多重感染占很大比例,为56.41%。B组病患培养出菌株77株,革兰阴性杆菌53株,占68.83%,鲍曼不动杆菌最多,有17株,多数为泛耐药株。革兰氏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占15.58%。B组患者并发VAP其多重感染占53.85%。A组平均住院58.44天,好转15人,死亡23人。B组37例,平均住院76.35天,好转25人,死亡12人,两组结局P<0.05。两组革兰氏阴性菌比较P>0.05,革兰氏阳性菌比较P<0.01,真菌感染比较P>0.05,两组患者多重感染率比较P>0.05,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较P<0.05。A组与B组患者使用呼吸机前后,其PH、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均有明显改变,而碳酸氢根未有明显改变。使用呼吸机后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两组统计学分析未有明显不同。结论:无论有否肺部功能的改变,VAP多重感染常见,COPD患者更易导致绿脓杆菌性呼吸机相关肺炎。COPD患者更易受到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非COPD患者中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更易出现。VAP患者死亡原因与使用呼吸机后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无明显相关性。COPD为影响VAP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对一套中堡苗族女盛装传统与现代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究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进行挖掘与学习的重要性。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中堡苗女盛装为实例,并结合数据测量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无线通信技术,目前主流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ZigBee、蓝牙和WiFi等,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将同时使用这三种无线通信技术,而如何实
本文以久事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对该集团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并结合集团的实际情况,探寻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旨在为促进该集团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文结
目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具有驱动基因突变率高、治疗模式多元化等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真实世界中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基因、治疗模式等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诊断明确的480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基因检测情况,并重点探讨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治疗情况及相应预后
绘本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认为是幼儿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借助数字交互技术与多媒体表现形式的电子绘本应运而生。近年来,儿童电子绘本的设计与应用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图画元素作为电子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不识字的幼儿理解绘本内容,是绘本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有关电子绘本中图画元素动态化的研究并无定论,有研究发现图画元素的动态化对幼儿阅读具有
目的:研究酒萸肉蒸制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加酒量、蒸制时间、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为考查因素,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当药苷、
随着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CFRP)在各领域的大量应用,其回收再利用已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大都舍弃树脂基体,回收其中利用价值更高
本文根据松厦中学2010年-2012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数据,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同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教师进
长期以来,我国食品领域安全事件频发,在相关事件发生后,如何让受害人获得有效救济便成了当务之急。而就现行的食品风险承担机制而言,企业会因风险的负担承受难以为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