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中美双边关系逐渐恢复正常,双边贸易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美国已经在中国所有的贸易合作伙伴中排名第二,中国也是美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然而,由于社会性质、发展阶段不同,中美两国贸易合作中难免出现摩擦和分歧,尤其是近年来美国频繁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争端。而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更是对中国发起了一系列的贸易救济调查,仅当年美国就对中国发起了22起贸易救济调查。一年后,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政府不顾中方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对,又掀起新一轮的对华贸易救济调查和关税制裁措施,致使中美贸易战爆发并迅速扩大升级。在中美贸易战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一度从126.2跌至120.0,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更是从6.317贬值至6.966,贬幅高达10.3%。除此之外,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的贸易争端还包括阻止中国企业对美投资、挑起中美知识产权纠纷、将中国定位为汇率操纵国、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等,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本文将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首先通过搜集资料,简要分析划分中美贸易战的发展阶段,将自2017年8月以来的中美贸易战划分为导火索、第一轮中美贸易战开端、第一轮中美贸易战扩大升级、第一轮中美贸易战缓和、第二轮中美贸易战开端、第二轮中美贸易战暂停、第二轮中美贸易战扩大升级共七个阶段。其次总结特朗普政府执政下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并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2)美国政府阻止中国企业对美投资;(3)中美知识产权纠纷;(4)人民币汇率争端;(5)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争议。之后总结中美贸易摩擦具有以下原因:(1)特朗普政府迎合美国民粹主义;(2)特朗普政府遏制中国产业升级;(3)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为“战略上的竞争对手”;(4)中美贸易不平衡。根据资料分析中美贸易战的发展阶段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的简要联系。随后根据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以及以往的研究文献,列举影响人民币汇率的诸多因素。在实证部分,运用ARDL模型,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2017.8至2019.10总共27个月的月度数据,实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恶化措施和缓解言论都有显著的负面和正面影响。最后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