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起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与前体细胞的恶性克隆性肿瘤,也是成人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进展快,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20%左右。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临床数据的累积,目前已有一些针对AML常见突变位点的靶向药,如FLT3-ITD抑制剂、IDH1抑制剂、IDH2抑制剂等。然而AML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的预后评估系统仍需完善,新的分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起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与前体细胞的恶性克隆性肿瘤,也是成人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进展快,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20%左右。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临床数据的累积,目前已有一些针对AML常见突变位点的靶向药,如FLT3-ITD抑制剂、IDH1抑制剂、IDH2抑制剂等。然而AML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的预后评估系统仍需完善,新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手段的开发十分重要。目前,随着代谢组学研究的兴起,AML的代谢异常与重编程相关的关键分子有望成为AML预后评估与分层治疗的潜在靶点。支链氨基酸转移酶1(BCAT1)是催化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的关键酶,在调节细胞内代谢稳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报道,BCAT1的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展密切相关,且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但目前BCAT1在AML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中我们着重阐述BCAT1在AML中的临床意义及作用机制。目的和方法(1)利用q-pcr技术检测正常核型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CAT1 m RNA表达水平。分析BCAT1 m RNA表达水平与AML患者年龄、性别、初发时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基因突变类型,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生存时间等临床特征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方法和对数秩检验绘制并比较BCAT1高低表达组AML患者生存时间曲线。(2)构建BCAT1敲除/过表达AML细胞株,研究BCAT1表达水平的改变对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水平的改变。(3)小鼠尾静脉注射BCAT1敲除/过表达/对照AML细胞株,构建小鼠异种移植模型,观察BCAT1表达水平对小鼠肿瘤负荷及生存时间的影响。(4)研究BCAT1表达水平对AML细胞DNA损伤、组蛋白甲基化水平的影响。(5)探究BCAT1高表达AML细胞对PARP抑制剂BMN673和BCL-2抑制剂Venetoclax敏感性的改变。(6)研究BMN673联合Venetoclax在体外的联合作用:将BMN673及Venetoclax单药或联合作用于AML细胞株及原代病人细胞,检测其生长抑制作用,计算联合指数。(7)研究BMN673联合Ventoclax对AML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小鼠尾静脉注射过表达BCAT1的THP-1-luc细胞株,构建小鼠异种移植模型,小鼠出现肿瘤负荷后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安慰剂、BMN673、Venetoclax单药和BMN673联合Venetoclax治疗。观察小鼠肿瘤负荷、生存时间、体重变化。结果(1)BCAT1高表达组的正常核型AML患者总体生存时间(OS)和无事件生存时间(EFS)均低于低表达组;BCAT1高表达是正常核型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2)敲除BCAT1可抑制AML细胞增殖,影响AML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下调G0/G1期检测点蛋白CDK2、CDK4、CDK6和cyclin D1的表达,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反之,过表达BCAT1促进AML细胞增殖,增强AML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3)敲除BCAT1降低小鼠肿瘤负荷,延长小鼠总体生存时间;过表达BCAT1增加小鼠肿瘤负荷,缩短小鼠生存时间。(4)BCAT1高表达后AML细胞DNA双链损伤基线水平增加,组蛋白甲基化水平增加。(5)BCAT1高表达的AML细胞对PARP抑制剂BMN673和BCL-2抑制剂Venetoclax敏感性增加。(6)BMN673联合Venetoclax可显著抑制AML细胞的生长,联合作用在BCAT1高表达细胞株/原代细胞中更显著。(7)BMN673联合Venetoclax相比于单药可显著降低AML小鼠的肿瘤负荷,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BCAT1高表达组患者OS及EFS显著低于低表达组,BCAT1高表达是正常核型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BCAT1在AML中发挥了癌基因的作用;BCAT1高表达影响细胞内α-KG水平,影响了AML的DNA损伤水平及组蛋白甲基化水平,从而使AML细胞对PARP抑制剂BMN673和BCL-2抑制剂Venetoclax的敏感性增强;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BMN673联合Venetoclax可协同抑制BCAT1高表达的AML,可作为针对BCAT1高表达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血小板在出血,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血小板功能发生改变会影响血栓的形成,血小板功能障碍会导致出血,而血小板过度或异常活化则导致一些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深入研究调控血小板活化的靶点分子及影响因素,阐明血栓性疾病和出血的发病机制,最终能为治疗这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高脂血症会导致血小板过度活化和血栓形成风险的增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是一种配体依赖的核激素受体,也是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目前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心脏疾病中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的“伴随者”,心脏纤维化存在于大部分的心脏疾病中,并影响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心脏成纤维细胞在慢性的或急性的纤维化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像心肌梗死,肥大,疤痕的形成,组织的修复。在病理条件下心脏成纤维细胞被激活并且转分化成为肌成纤维细胞并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形成胶原富集的纤维化疤痕。给予肌成纤维细胞这个称呼
研究背景:脓毒症患者可并发多种器官功能障碍,其中脓毒症性心功能障碍(SIMD)作为脓毒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显著增加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目前认为,SIMD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左心室扩张,伴灌注压正常或减低;(2)心室收缩功能减退;(3)左心或右心功能异常,且对液体扩容反应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其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研究表明RAS在
背景: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患者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因此寻找新的无创、简便而准确性强的结直肠癌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循环miRNA稳定性高且检测方便,可作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标志物。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是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miRNA作为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因子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肿瘤微环境具有缺氧、高浓度乳酸和营养物质缺乏等重要特征,不仅诱导Treg细胞
胃癌是发病率高居全球第五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中国是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居各种癌症的第二位。由于我国胃癌患者早期诊断率较低,很多病人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其5年生存率仅为35.9%。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对制定治疗方案,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部分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
肥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与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深入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有助于为这些慢性病建立有效的防治手段。肥胖源于长期能量摄入与消耗的不平衡,并导致脂质异位沉积在脂肪组织以外的各组织中。研究表明肥胖和2型糖尿病(T2DM)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因此了解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及发展机制是肥胖和T2DM有效防治的重要前提。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
辐射诱导的肺纤维化(Radiation-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RIPF)是临床上胸部肿瘤病人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随着近年肿瘤治疗手段的精进,肿瘤病人生存周期延长,RIPF的发生极大的降低了胸部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越来越成为肿瘤治疗的限制性因素。然而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检测指标以及预防和治疗的药物。血管内皮细胞是肺功能
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饮酒等。肿瘤转移是包括HCC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主要致死因素,但是其潜在的机制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泛素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类型已经被证实在多种肿瘤的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泛素化蛋白质组学是一种联合免疫沉淀和质谱技术的高通量检测蛋白质泛素化修饰水平和位点的方法
第1章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沪191”重组麻疹病毒的构建背景和目的:随着DNA重组技术和反向遗传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RNA病毒通过基因工程编辑成为病毒载体。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是单股、负链RNA病毒,多项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研究表明溶瘤MV能抑制多种类型的肿瘤生长。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提升溶瘤病毒治疗效果的方案和策略,其中运用溶瘤病毒作载体表
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炎症疾病,它会导致血管局部的慢性难消融性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最近报道的CANTOS临床试验首次肯定了靶向干预固有免疫反应对人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尽管目前它的疗效并不高。然而,目前领域内对于靶向干预适应性T细胞免疫对疾病的转归是否有效仍然非常矛盾。另外,我们仍然对斑块特异性免疫组成、其具体功能学作用和T细胞动力学、T细胞受体(TCR)以及斑块中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