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学位论文的题目是《动荡政局下北平的贫民问题、政府治理与社会救助(1928-1937年)》。论文以民国时期北平贫民问题的发展为经线,以政局不断动荡中政府主导的贫民救助活动的依次展开为纬线加以叙述。除第1、2章外,论文主要按历史发展脉络来安排章节,大致划分为7章。
第1章为论文的导论部分。内容包含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学术史的回顾,理论框架的选择和梳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设定。
第2章故都北平的贫民问题。北平贫民问题的出现、加剧及政府对贫民问题的调查和关注。分析贫民问题在北平出现的原因,北平贫民的结构、贫民问题的社会影响,目的是为下文提供历史的背景。以下篇章,分四个阶段依次展现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在政治变迁下的政府治理和贫民救助,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
第3章在复杂的权力结构下开创现代救贫事业(1928-1930),为国民政府前期贫民救助的继承和创设阶段。时间从1928年6月至1930年11月。这一阶段从政治上讲,经历了由阎冯桂联合执政到山西军阀阎系独揽军政势力控制北平的转变,内斗和派系利益相争频繁;经济上面临首都南迁的突然震荡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加剧,商业凋敝,财政空虚,城市定位尚存在一定争议;社会上,在新旧转轨之际,民生堪忧,许多人在一夜之间失业成为灾官、灾商、文贫,旗民谋生乏术,家产殆尽,贫困日盛,以及因失业而沦为人力车夫的人大为增加,这些群体的出现加剧了北平社会的贫困化,社会潜伏诸多不稳定因素。在军阀利益相争和混战的背景下,新成立的地方政府一面求助于国民党中央,一面广纳民意,繁荣市面,积极的发展城市计划和政府革新措施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新政权的执政理念,由于执掌地方政权的非嫡系,中央与地方在政治上的讨价还价,使得过于美好的蓝图,缺少实施的环境和空间。但贫民救助开局良好,这一时期由政府主导设立的慈善团体贫民救济会一直延续到抗战结束后。
第4章宽松的治理环境和救贫的多元化发展(1930-1933),为贫民救助的发展和维持阶段。时间从1930年年底至1933年6月。这一阶段政治上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暂时统一,张学良当政意味着东北势力再次入主北平,汲取奉系张作霖时代(1926-1928)执政北京的经验教训,采取较为宽松的社会政策,把民众的政治要求引向南京;经济上,随后日本入侵,东北带来庞大的难民潮,北平富绅南迁:社会上,难民中的贫苦百姓加入人力车夫行业,使本来就生计维艰的北平人力车夫更加贫困,以致破产。1933年初,日军入侵山海关,关外难民再次涌入,富绅继续南迁,贫民问题进一步发展。在社会救助方面,政府救济设施和革新措施未有创举,捐款更加困难,而原奉系中的实力派利用传统的社会救助方式尽力加以救济,同时注意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北平市社会局联合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进行贫民调查,为贫民救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各种慈善团体包括同乡、同业团体的活动同益频繁。乱世之时,粥厂继续发挥了救济贫民和难民的作用。
第5章集权治理模式下救贫事业呈官营化趋势(1933-1935),为贫民救助由乱向治过渡阶段。时间从1933年6月国民党中央势力执掌北平到1935年在华北危机的情势下中央势力被迫撤出北平。自国都南迁,中经九一八事变及长城抗战之后,北平人民生计,日趋凋敝。据调查报告全市无业市民,约25万人,占全市人口17%,大都集中于市区。其中除一小部分“坐享祖上遗业,不事生产”外,余则以“散兵游勇”“清代怠惰之遗民”“工商界之失业者”“不能获得职业之青年”;“因农村破产后而驱入市区挣扎者”“残废老弱无生产能力者”等六种人为最多。华北连续水灾,灾民不断涌入,北平社会的贫困进一步加剧。1933年6月国民政府任命袁良为北平市长,实现了中央势力对北平的统治。政局暂时稳定。依托中央政府的财政资源,袁良励精图治,颇有新法,大规模的市政建设,以工代赈,部分缓解了失业人的生活困难。与金诚银行合作,实行小本借贷,使小农、小工、小商业的发展得到扶持。救济设施如救济院的重新整合,强化了其机关的职能,政府救济事业达到抗战前的高峰,社会局救济院进出院贫民流动加大。实行社会团体登记制度,使慈善团体的活动纳入政府监督的范围。国家和社会的良性互动,表现出新政府的治理能力。
第6章国难前特定治理格局下救贫向救难转移(1935-1937),叙述应对乱局阶段的贫民救助。时间从1935年11月秦德纯上任至1937年8月北平沦陷。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在华北危机中批准北平市市长袁良辞职,11月8日,西北派秦德纯任北平市长,华北危机日益加深,军人政府再次主导北平政局。天灾、人祸同行,贫民、灾民、难民集聚,社会成分进一步复杂化。此时中央政府已无力顾及北平,地方政府继续依托救济院等传统设施开展贫民救济,注意学习南京、上海等地的贫民救助经验,制定救助人力车夫的规划,开始建设平民住宅。慈善团体再次开始活跃,此时政府倡导成立了北平慈善团体联合会,强化对慈善团体活动的统一组织,孕育了抗战初期的难民救济,同时开始向沦陷区贫民救助的过渡。
第7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叙述1928至1937年北平贫民救助的效果、局限、特点及其启示,点出本文所设定的命题:在政局动荡、社会变迁的历史条件下,贫民救助显示了政府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思想的进步。由此,在难民、灾民入境的变乱局势下,贫民救济的主题一直未被冲淡。但在实施贫民救助的过程中,随着局势的变动,政府自身能力的消长,慈善团体的贫民救助空间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北平城市公共空间内,各类组织和各式慈善家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贫民救助,彰显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同时显示了在国家分裂、民族危亡状态下救济贫困背后隐藏的利益功能。从而有力地证明:从治理理论的角度看,面对城市贫民社会,国家实力和政府能力尤为重要。同时对民间组织的监督和引导,使之纳入社会慈善事业的整体中来有效地开展活动不失为一条更好的途径。结语最后一节则对论文的完成情况、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概括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