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系科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战斗的重要阵地,也是教育实践工作者解释、预测教育实践的重要阵地。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学教育系科几经变迁,对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当今教育系科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20世纪下半叶这一时间节点,围绕中国大学教育系科变迁这一主题,笔者运用文献法和历史法梳理教育系科变迁的历程,考察教育系科变迁的特征,分析教育系科变迁对当今大学教育系科的影响和启示。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学教育系科变迁的历程。20世纪下半叶的50年历史间,中国大学教育系科经历了转向重构、独立探索、严重破坏、恢复重建和迅速发展五个发展阶段。教育系科的转向重构时期(1949—1956),因国家政策的转向、发展新教育的需要和培养师资的需要,教育系科在发展规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方面转向重构,呈现出集中于师范院校、专业设置单一、照搬苏联教材的特征;教育系科的独立探索时期(1956—1966),因国内外政治环境影响、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教育系科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努力探索,呈现出实践课程比重较大、政治性凸显的特征;教育系科的严重破坏时期(1966—1976),因教育领域的大批判和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破坏,教育系科的发展规模、培养目标和教材学术性受到严重破坏;教育系科的恢复重建时期(1976—1985),教育系科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得以恢复重建,呈现出注重理论研究、综合大学和高师院校共同设置的特征;教育系科的迅速发展时期(1985—1999),因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推动,教育系科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方面得以迅速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增强、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各有侧重的特征。第二,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学教育系科变迁的总体特征。总结、分析中国大学教育系科在20世纪下半叶50年的变迁历程,可以得出教育系科变迁的总体特征:教育系科的独立性、自主性、规范性、多样性和体系化增强。第三,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学教育系科变迁的影响。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学教育系科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诸多方面的变迁,对当代我国教育系科的设置模式、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第四,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学教育系科变迁的启示。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学教育系科的变迁对当代教育系科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系科应准确定位职能、教育系科应合理构建设置模式、教育系科应规范专业设置、教育系科应合理制定培养目标、教育系科应厘清名称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