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由小儿厌食的发病率较高,推拿既可减少患儿服药打针之痛苦,易取得患儿配合,又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疗效满意。因此,本文通过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运用临床研究观察及现代医学统计方法,以期对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病程及不良饮食习惯对小儿厌食症的影响。研究方法:本试验采用前瞻性及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按照病人就诊顺序的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推拿组与药物组,推拿组33例,药物组32例。治疗方法:推拿组:推拿手法选择,补脾经、补胃经、运内八卦、揉板门、推四横纹、捏脊。药物组:口服健胃消食口服液(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30094号)主要组成为太子参、山药、麦芽、山楂。用法用量:口服,3-6岁1次l0ml(1支),1天2次。6-8岁1次20mL,1天2次。疗程:6天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天继续下一个疗程,治疗二个疗程。观察指标:症状体征评分标准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中小儿厌食症评级法拟定。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均数比较数据均采用X±SD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等级计数资料及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行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研究结果推拿组与药物组患儿年龄不服从正态分布,故应用秩和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Z为-1.739,P=0.082>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推拿组与药物组患儿性别,应用卡方检验,X2=0.029,P=0.865>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推拿组与药物组患儿身高、体重,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应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综上所述,推拿组与药物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推拿组与药物组患儿病程,应用卡方检验,X2=1.210,P=0.271>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推拿组与药物组患儿治疗前症状积分,应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P=0.100>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推拿组与药物组患儿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不符合正态分布,应用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Z=-0.726,P=0.468>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推拿组与药物组患儿治疗前面色积分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应用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Z=-3.180,P=0.001<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故不具有可比性。从积分比较结果看,推拿组患儿面色更差。推拿组与药物组患儿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不符合正态分布,应用两本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Z=-0.859,P=0.390>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推拿组与药物组患儿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不符合正态分布,应用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Z=-0.979,P=0.328>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推拿组与药物组患儿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不符合正态分布,应用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Z=-0.385,P=0.700>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由上可见,推拿组与药物组患儿在病程及大部分症状积分上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但面色积分,两组统计学上具有明显差异,由表6可见,推拿组面色积分高于药物组,故治疗后两组间就这一指标不再对比。推拿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应用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Z=-5.983,P=0.00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由均值可见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减少。推拿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不服从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Z=-6.010,P=0.000<0.01,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推拿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推拿组治疗前后面色积分不服从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Z=-5.447a,P=0.000<0.01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推拿组治疗后面色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推拿组治疗前后大便症状积分不服从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Z=-4.323a,P=0.000<0.01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推拿组治疗后大便情况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推拿组治疗前后烦急症状积分不服从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Z=-5.103a,P=0.000<0.01,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推拿组治疗后烦急症状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推拿组治疗前后腹胀症状积分不服从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Z=-2.828a,P=0.005<0.01,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推拿组治疗后腹胀症状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推拿组治疗前后无论是总积分,还是各症状积分,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说明经推拿治疗疗效满意。药物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应用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Z=-4.958’,P=0.00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由均值可见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减少。3.32药物组3.3.2治疗前后主要症状(食量、食欲)积分比较(见表17)药物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不服从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脸。Z=-4.839’,P=0.000<0.01,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说明药物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有统计学意义。药物组治疗前后面色积分不服从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Z=-3.813’,P=0.000<0.01,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说明药物组治疗后面色改善有统计学意义。药物组治疗前后大便症状积分不服从正态分布,应用秩和检验,Z=-3.660’,P=0.000<0.01,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说明药物组治疗后大便情况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从患儿治疗后的各症状积分包括了食量、食欲积分、大便症状积分、烦急症状积分、腹胀症状积分,这些症状在治疗前后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具有可比性。说明推拿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无论是总积分,还是各症状积分,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说明无论是经推拿治疗或者是药物对照组的治疗均是有效的。从患儿治疗后推拿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结果看,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食欲、食量积分均具有显著差异,且推拿组改善优于药物组,但大便、烦急、腹胀的改变差异并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对于大便、烦急、腹胀等症状的判断存在各主观因素的影响,但就其积分的均值相比,推拿组均小于药物组,仍能说明推拿对大便、烦急、腹胀等次症的改善略优于药物组。从二组对比的结果可以看出推拿可明显改善患儿烦人食欲及食量,使患儿摄食量增加,具有运脾开胃,健脾益气之功效。同时,推拿治疗小儿厌食具有疗效更快、病程更短的特点。结果:治疗组食量疗效从症状积分及食欲、食量积分、总有效率上均优于对照组。无论使用积分比较,还是使用中医症状疗效、有效率比较,均可得出治疗组食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可见,推拿可明显改善小厌食症食量,并且优于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