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病毒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只能在生物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的非细胞生物,可以感染地球上所有类型的细胞生物。在海洋生境中病毒普遍存在且丰度极高,绝大多数以原核生物为宿主。病毒是海洋微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对地球碳、氮循环有着显著影响。通过裂解宿主,病毒可将原核生物量转化为可溶性有机质重新被原核生物利用,使其无法进入更高的营养级。这一由病毒诱导的有机质流的改变被称为“病毒回路”。此外,病毒对原核生物群落结构、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60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6171,4193053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毒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只能在生物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的非细胞生物,可以感染地球上所有类型的细胞生物。在海洋生境中病毒普遍存在且丰度极高,绝大多数以原核生物为宿主。病毒是海洋微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对地球碳、氮循环有着显著影响。通过裂解宿主,病毒可将原核生物量转化为可溶性有机质重新被原核生物利用,使其无法进入更高的营养级。这一由病毒诱导的有机质流的改变被称为“病毒回路”。此外,病毒对原核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新陈代谢具有调控作用,并且可作为基因水平转移的媒介。对海洋病毒的研究迄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但对于海洋沉积物病毒的研究远远少于对浮游病毒的研究,尚有诸多不足之处。首先,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海洋沉积物病毒定量方法——荧光计数法中一些处理方法的定量效能缺乏验证,这会对病毒的准确定量,及病毒-宿主比例(virus-to-prokaryote ratio,VPR)产生直接影响。VPR是描述病毒和原核生物之间关系的基本指标,对于理解病毒的生态作用非常重要。以往的研究显示,沉积物中VPR约为10,且在不同底栖生境内外的波动超过了6个数量级,通常随水深而降低。然而,已有研究发现荧光计数法中常用的离心处理会导致对VPR的显著高估,但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在后续的研究中离心仍然是常用的处理方式。其次,现有研究多为在某一海域进行单次采样,缺乏更大的时空尺度上的研究。由于海洋沉积物具有较高的异质性,且一些病毒参数的调查方法尚未统一,使得海洋病毒的时空变化特征没有被很好地描述。此外,对于海洋沉积物病毒多样性的研究也较为稀缺。由于病毒难以培养、个体及基因组极小、没有通用引物以及沉积物环境的特殊理化环境等原因,对海洋沉积物病毒多样性的研究困难较多,且缺乏连续性调查数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对荧光计数法中样品处理流程的主要步骤进行了定量效能评估。在此基础上,调查了从潮间带、陆架海域到深海平原的沉积物病毒丰度、原核生物丰度、VPR及病毒生产力的时空变化。最后,利用病毒phoH基因对潮间带沉积物病毒的多样性及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探索。对荧光计数法定量效能的评估结果表明,常用的离心处理会导致沉积物VPR被高估3—4倍,这显著影响了对沉积物VPR及病毒-宿主关系的认知。结合来自于37份已发表研究的135个VPR数据,以及时空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沉积物VPR的均值在2左右,在时空尺度上波动基本在10以内,远低于以往的认知。此外,沉积物中VPR比水体中低一个数量级,且波动远小于后者,表明两种生态系统中的病毒-宿主关系和病毒生态功能可能存在很大差异。青岛湾潮间带沉积物病毒和原核生物的丰度变化全年高度动态且彼此密切相关,具有与沉积物表层温度显著相关的时间变化模式。相较而言,潮间带VPR仅显示“在高温下更低”的不显著的时间变化,显示了潮间带沉积物病毒对其宿主在数量上的密切依赖以及病毒-宿主关系的稳定。在中尺度范围上,沉积物脱镁叶绿素a含量与病毒、原核生物丰度及VPR的空间分布模式最为相关,表明上层水体的营养条件和有机质向海底的沉降是影响病毒和原核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对病毒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青岛湾潮间带沉积物病毒的活跃程度高,且沙质沉积物中的病毒对其宿主群落的影响高于泥沙质沉积物。从潮间带到深海,沉积物病毒生产力、病毒导致的原核生物死亡比例及有机碳释放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显示病毒对原核生物群落整体的影响力随水深增加而降低。这可能是原核生物群落中活跃细胞比例随水深增加而减少所致。对沉积物病毒phoH基因的调查显示,青岛湾潮间带沉积物病毒phoH多样性极高,且具有显著的站位及季节间差异。尽管沙质站位的病毒丰度远低于泥沙质站位,但前者的病毒phoH基因丰富性及均匀度更高,且群落结构在各季节间更稳定。从优势OTU的分布来看,个别优势OTU呈限制性分布,但更多优势OTU在潮间带沉积物中普遍存在。氨基酸水平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沉积物中病毒phoH基因多样性远远大于水体,并且发现了4个新的病毒phoH基因群组。
其他文献
中尺度海表温度(SST)扰动和海表风应力扰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调节大气和海洋状态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大部分气候模式还不能有效地表征这一中尺度海气耦合过程。特别在南美西海岸海域的中尺度海气耦合非常强烈,气候模式模拟一直存在一个明显的SST暖偏差。本文采用局地加权回归(LOESS)的滤波方法,从高分辨率的Quik-SCAT风场和AMSR-E SST卫星观测数据中提取了南美西海岸大气和海洋的中尺度扰
热带太平洋次温跃层环流对于全球海洋大输送带环流和暖池热量的再分配及气候变化等有重要影响,历史上由于缺乏观测数据,全球大洋次温跃层环流研究稀少且远远落后于上层环流研究。近十几年来,随着国际Argo剖面浮标观测计划的实施,大洋次温跃层环流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太平洋Argo剖面漂流浮标的温、盐剖面观测数据和停留层漂流轨迹数据,结合130°E和137°E断面历史走航观测以及五年滑动平均的历史
初始误差能够导致两类厄尔尼诺事件的预报结果产生显著的不确定性。本文使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PPSO智能算法)将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CNOP)方法应用到复杂的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GFDL CM2p1(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 Climate Mode
本篇论文针对地形影响狭窄通道溢流的动力过程开展资料诊断和理论研究,对印尼海及太平洋深层关键通道的底层溢流进行了个例分析,在海峡地形对深层环流动力特征及混合的影响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首先,基于海洋观测,对利法马托拉海峡(Lifamatola Passage,简称利法海峡,位于赤道附近)的印尼贯穿流(ITF)深层分支的水动力学特征开展了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不考虑地转的、计算连通海盆的单一海峡溢
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是一种非运动、球形、大小约2-3μm的微微型浮游植物,隶属于海金藻纲。1985年以来,抑食金球藻在美国东海岸经常性的引发有害藻华“褐潮”;1997年前后,在南非附近海域也爆发了几次抑食金球藻褐潮;2009年以来,在中国渤海沿岸海域频繁的发生抑食金球藻褐潮。褐潮的爆发对沿海生态系统有巨大的破坏作用,同时使水产养殖业遭受了重大损失,特
放射虫是单细胞海洋原生动物,主要营浮游生活,分布广泛,多样性程度极高,是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研究基于采集自黄海和东海浅水陆架区、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深水区以及赤道西太平洋的三批表层沉积物样品,对三区域放射虫进行调查分析,辅以从网络环境数据库提取的多年环境数据的年平均分析资料,以探究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组合与特定水体环境的关系。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对西北太平洋边缘海黄海和东海陆架区的59个
由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因其携带能量高、影响范围广、观测难度大等特点,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等方面备受关注。同时,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及其变化常伴随着台风强度的变化,并影响台风浪的生成和发展。这使得利用真实观测对台风所产生的涌浪进行追踪和分析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波模式(WaVe mode,WV)产品的涌浪观测数据,追踪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对台风涌浪场的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台
冷泉是继热液之后另一种特殊的深海环境。南海冷泉生态系统以甲烷流体、自生碳酸盐岩、化能自养微生物群落以及大量的单质硫为特点。本研究利用2017年和2018年“科学号”冷泉-热液航次获得的冷泉沉积物样品,通过宏基因组学对南海冷泉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分布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冷泉沉积物样品中参与硫元素循环的微生物进行了筛选,获得了一系列硫氧化微生物和潜在的新属新种。在此基础上,对赤杆菌氧化硫代硫酸钠产单质硫的
潮间带底栖有孔虫具有很高的生物量,是微小型底栖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底栖微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种类多、分布广、个体小、生命周期短、对环境变化敏感、大部分具有能在沉积物中长期保存的壳体等特点,使其成为古海洋环境和古气候重建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载体。潮间带同时受到陆地、海洋和大气因素的影响,环境复杂多变,且不同区域的底栖有孔虫组合存在很大区别。因此探究潮间带底栖有孔虫群落
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是一种全球分布并产生毒素的有害藻华原因种,其有害藻华已经通过产生卡罗毒素在世界各地造成了很多鱼类的死亡。剧毒卡尔藻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突出的繁殖能力与其多样化的生存策略是紧密相关的。本论文利用多种方法研究了剧毒卡尔藻的三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生存策略,即毒性(对动物而言)、化感作用(对共存浮游植物而言)、和混合营养(主要是吞噬营养),以研究它们的作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