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工况下无人驾驶车辆运动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nhr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交通事故主要是由于驾驶员无法在轮胎摩擦极限下控制车辆。现有无人驾驶车辆运动控制技术大多避免车辆达到摩擦极限。但观察发现,赛车手经常在车辆摩擦极限下进行比赛而不会使车辆失稳。若所设计控制算法具有与赛车手类似的控制能力,许多致命的事故就可以避免。为了在尽可能广泛的情况下确保安全,探索无人驾驶车辆在极限工况下的运动控制有助于提升行驶安全性。为此本文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项目,分别就无人驾驶车辆在轮胎处于摩擦极限的稳定跟踪工况与漂移工况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建立合适精度的轮胎动力学模型,因为轮胎建模要考虑模型精度,同时需要考虑极限工况下控制算法的实时性。基于此,本文建立综合轮胎侧偏-纵滑复合工况的刷子轮胎模型以及考虑整车横向、纵向以及横摆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其次,针对极限工况下无人驾驶车辆跟踪控制精度与稳定性均难以保障的问题,提出一种纵横向稳定性综合协调控制方法。规划车辆在轮胎摩擦极限下的纵向车速,利用纵向前馈控制器与状态反馈控制器跟踪摩擦极限下的纵向车速。将预瞄前馈与人工势场反馈相结合设计横向路径跟踪控制器。再通过期望与实际横摆角速度偏差设计稳定性控制策略,优化纵向控制的驱动力矩。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纵横向协调稳定的综合方法可以在极限工况下改善无人驾驶车辆瞬态响应,抑制道路曲率突变处的超调量,减少路径跟随中的稳态误差,提高了无人驾驶车辆的轨迹跟踪精以及弯道运动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然后,针对漂移工况,首先对漂移工况下的无人驾驶车辆动力学进行深入分析,计算给定前轮转角与纵向车速下整车动力学模型的稳态平衡点。其次通过相位图分析平衡点附近的动态信息,存在反前轮转角、大质心侧偏角以及后轮打滑等典型特征。由于漂移平衡点处后轮胎始终处于摩擦极限,纵横向力耦合程度高,所以通过改变后轮驱动力从而改变后轮侧向力进而对漂移平衡点处的横向动力学施加控制。之后,考虑后轮饱和情况下的后轮轮速,并结合变步长离散车辆模型,设计基于轮速动力学的变步长模型预测漂移控制器使得车辆进行稳态定圆漂移。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表明变步长离散在保证误差精度的同时缩短计算优化时间,轮速动力学控制减少了控制的抖动与超调,从而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最后,为验证所设计的极限工况运动控制算法在真实控制器中的有效性,利用HiL实验平台设计验证实验。首先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并通过NI VeriStand软件烧写进NI实时仿真机中,再将控制算法刷写进D2P硬件控制器当中,进行极限工况下两种运动控制算法的实验验证。实验表明,所设计控制算法在真实控制器当中能够满足鲁棒性以及实时性的要求。
其他文献
混凝土结构在建造以及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因素(如外部荷载的变化、服役环境等)影响其使用性能。例如,在沿海工程结构中诸如钢筋混凝土桥梁、海洋平台、沿海大坝等之类建筑,不仅会承受静载或者重复荷载的作用,还会遭受海洋环境侵蚀作用,导致其服役寿命远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目前,国内外有关混凝土结构在重复荷载与氯盐共同作用下性能劣化及退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鉴于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氯盐与重复荷载共
混凝土结构在海洋环境下,易受氯离子侵蚀致使钢筋锈蚀,从而影响结构长期性能。尤其是处于干湿循环交替区域的海工混凝土结构构件,其在服役荷载的长期重复作用下,构件处于受荷或裂缝状态下,必然影响其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继而影响结构的长期性能。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氯盐与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沿海砼结构长期性能退化机理及提升技术研究(51878319)”的资助下,结合国内外及本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采用试验研究与理
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和提高,人们对于水磨糯米粉品质评价已从色泽、异味等外观感官品质指标转向到水分、酸度和淀粉含量等内在理化指标。目前,在我国的水磨糯米粉的质量保障体系中,仍然以化学分析和人工判断这两种方法进行其内部品质检测,这些检测方法存在主观性强、专业性强、耗时长等弊端。因此,本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准确度高、稳定性好、环境适应性强的水磨糯米粉内部品质指标定量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公路运输主力的商用车承担着繁重的物流货运任务,由驾驶员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车道保持系统(LKS)可以根据道路环境和车辆状态控制车辆在目标车道内行驶,在减少交通事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商用车由于具有载荷大、质心高等特点容易出现失稳现象,因此在车道保持控制过程中商用车的行驶稳定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行驶稳定性的商用车车道保持控制策略,着重
食用油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许多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而将地沟油掺入食用油当中,这不但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直接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地沟油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属于强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引起身体多处的癌变。辣椒是餐饮业中使用量较大的调味料,辣椒碱存在于辣椒中引起辣味的主要化学成分,辣椒素类物质具有脂溶性强、稳定性好、沸点高等特点,当前地沟油加工工艺较难完全去除这类物质,且接触过辣椒的餐厨
大多食品功能因子不易溶于水、对光热敏感、易氧化降解及生物可及性较低。因此,构建有效的功能因子传递体系对于功能因子的稳态化以及生物可及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超声波辅助自由基接枝技术制备蛋清蛋白(EWP)–多酚(咖啡酸、绿原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槲皮素)共价复合物,重点研究超声波协同处理对反应进程的调控机制以及不同典型结构的单体酚与蛋清蛋白的接枝规律,揭示超声波及多酚分子结构
为了提高玉米ACE抑制肽产量,实现对其连续化高效生产,开发一种新型铁补充剂,本研究以玉米加工副产物玉米黄粉为原料,在多种补料方式和超声辅助方式基础上确定较优的补料和超声辅助条件,通过双频超声辅助梯度补料酶膜耦合技术对玉米ACE抑制肽进行连续化生产,使玉米肽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探究超声对底物蛋白和产物肽结构的影响机理。此外,利用玉米ACE抑制肽与铁螯合反应制备新型铁补充剂,并从分子水平探究玉米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对传统酿造食品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伴随微机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行业的拓展,仪器制造行业加快了研发便携式、微小型、智能化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的步伐,基于新型分光原理和技术的专用小微型食品品质检测仪器不断出现。由于国内大多数传统发酵企业的生产效率相对偏低,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较差,对新生事物和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制约了传统发酵行业的发展,课题结合承担
近年来,国家对科技的重视推动着科学技术水平飞速的提升,使电子元器件快速向微型化、轻薄化、片式化、高频化、集成化方向和低功耗方面发展。在电子元器件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铁氧体材料自从被研究者发现以来,就因为其优异的综合性能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其中作为非常重要磁性纳米材料的M型锶铁氧体,具有矫顽力高、磁晶各向异性良好、居里温度高、性价比优良等优势,普遍的应用于电子通信、磁性存储材料、电子设备、微波吸收
燃料电池等能源转换装置具有无废气排放与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交通运输、电子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缓慢的动力学特征是限制燃料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需要高效的催化剂才能保证反应正常进行。现在广泛应用的贵金属基催化剂如Pt/C价格昂贵且易中毒,因此发展高性能、低成本和可商业化生产的非贵金属基氧还原催化剂迫在眉睫。氮掺杂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