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三维导航仪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3年10月,搜集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接受PKP手术治疗病例中导航引导下手术组(A组)37例和C型臂X线机透视(Carm X-ray machine,CRM)下手术组(B组)33例,共70例患者96个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Osteoporotic vertebral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A组37例54个椎体在三维导航下行PKP治疗,男15例18个椎体,女22例36个椎体,平均年龄72.1岁;B组33例42个椎体在C型臂辅助下行PKP治疗,男13例16个椎体,女20例26个椎体,平均年龄71.2岁。骨水泥注入量约3~4ml。观察A组B组穿刺路径及椎弓根穿刺成功率,骨水泥充盈率,手术时间,透视次数,进行手术前后RDQ和VAS评分变化,手术时判定骨水泥渗漏及术后复查X线片了解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7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并成功灌注骨水泥,发现2例有骨水泥渗漏,1例渗漏于上终板,1例漏于椎体前方。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7.3%,其中发现有3例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渗漏到椎间盘旁软组织,骨水泥渗漏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9.8±5.8)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2±8.4)min,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手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B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及术后的RDQ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三维导航仪下行PKP相对比传统CRM下行PKP有着更安全、更准确的优势。三维导航仪下行PKP相对比CRM下行能够建立精准的工作通道,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临床疗效。三维航下行PKP的椎体穿刺成功率及准确率要高于C型臂下行P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