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雁北地区位于山西北部,北与蒙古相邻、南连晋中大地。雁北地区的大同、右卫等城镇均是明代重要的军事重镇,随着清统一全国及汉蒙贸易的发展,雁北地区的军事色彩逐渐褪去,演变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贸区域。清代汉蒙贸易的发展以及中俄贸易崛起,众多商人特别是山西商人将商品途经雁北的杀虎口、大同等地转运到蒙古和俄罗斯,使得雁北城镇成为了晋商“走西口”沿线的重要中转站。目前清代的商业城镇研究多集中于江南地区,对我国北方的商业城镇研究甚少。本文通过深入考察清代雁北城镇的发展轨迹,通过城镇集聚理论揭示雁北人口、产业和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丰富我国北方的商业城镇研究,另一方面为现代雁北的商业城镇以及全国的城镇发展提供借鉴。雁北地区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了晋蒙、中俄贸易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代出现了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城镇集聚的繁荣景象。首先,本文明确了清代雁北地区这个地域概念,然后从历史沿革、自然条件、社会文化和农业条件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论述,得出了雁北城镇地处晋蒙、中俄交界地,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发展条件差,但是雁北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商业贸易发展等信息。其次,本文以经济学中的集聚理论和大量的雁北史料为基础,在本文的第三章论述了清代雁北城镇发展的第一个重要原因——人口集聚;在本文的第四章论述了清代雁北城镇由于人口集聚导致的城镇形成的第二个因素——产业集聚;在本文的第五章论述了清代雁北城镇由于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形成的城镇集聚,最终得出了清代雁北地区出现了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城镇集聚的现象。最后,本文根据城镇集聚理论以及清代雁北城镇集聚这个实例,提出了一些对现代雁北城镇发展的政策建议。全文通过对清代雁北地区的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和城镇集聚的阐述,以古鉴今地提出了对当代雁北城镇以及我国城镇发展的一些重要建议。本文在理论上以经济学中的集聚理论为依据,在内容上以学术界研究较少的雁北城镇为出发点,丰富了雁北商业城镇的研究内容,丰富了清代中蒙贸易圈和的“一带一路”的研究内容,丰富了我国商业城镇的研究内容和角度,使得本文实现了理论上和内容上研究的双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