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形形色色的原因所编织成的致使网络世界中。现实世界致使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致使词汇和致使结构成为世界各语言中不可逃避的语言现象。哲学界对致使现象的研究至今仍未达成统一的共识,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只揭示了儿童在早期会逐渐形成致使的概念。在语言学界,传统研究只是提供了各不相同的方法来描述致使词语和致使结构的众多特征。诚然,他们也提供了许多深刻的见解。比如,生成语义学家们就对如何理解致使词汇和致使结构与其它语法范畴的关系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思路。但是,由于他们坚持共时的研究,忽视了历史的研究,同时强调句法的独立性,因而不可能对致使词汇和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视角,也不能为致使词汇和结构的本质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本研究所采取的是认知语言学的取向。认知语言学是以阐释说话者/听话者在自己亲身经历和认知原则运作的基础上来如何对周围世界进行概念化的优势而胜过其它研究取向的。正因为如此,本研究将能够对致使词汇和结构是如何由实施概念化的人在对现实世界中的致使事件的经历和感知的基础上将致使事件概念化和映现到语言当中去的过程提供一个全面的解释。本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语言,大脑和世界的关系。它也会促进我们进一步理解认知语言学并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本研究是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和主要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本研究对致使结构经验性的基础,概念化,主观化,隐喻化,语法化和理想化认知模型进行了探讨,并将它们系统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本研究具体地反映在本论文中。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原理、目标、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结构,对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二章是总论,回顾了致使词汇与致使结构方面所涉及的哲学背景,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学界的传统研究。其中,对语言学界的传统研究进行了重点介绍,包括致使词汇的定义,形态,语义类型,直接型和间接型致使词汇,指示型和操纵型的致使词汇,致使词汇的语义分解,致使结构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和语言类型学方面的研究状况。目前,对于致使现象是如何被实施概念化的人来概念化并映现到语言中的过程和表现还没有被很好地研究。传统研究的缺陷使它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而这恰好可以通过认知语言学来完成。第三章对致使结构的经验性基础从认知的角度进行了论证。论文探讨了致使概念的个体发生学上与现实致使现象的渊源关系,致使词汇与结构同现实世界中致使事件在结构,时序<WP=10>和概念复杂度上的象似性关系以及致使结构与致使事件在作用力图式基础上相互对应的关系。本章是整个研究的出发点。第四章主要描述了致使结构的主观化问题。首先介绍了主观化方面的基本思想,然后对造成致使结构主观化的几个认知原则所形成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了实施概念化的人会运用的侧面效应,视窗效应和视角效应。研究表明,致使结构并非是如第三章所表示的那样完全客观地在语言层面表现出来。相反,致使结构的语言表达式是一个主观化的结果,会表现为紧凑的单一事件致使结构,致使结构链中的不同部分映现到致使者的角色结构形式,致使结构的台下观察模式形式(包括突显的动作作为致使动词,致使动作的被动化,致使结构的逆序化,致使动作的名物化,认知情态化,介词表达等)和台上观察模式(包括致使角色的第一人称形式和致使言语行为等)。第五章阐述了致使结构被实施概念化的人运用认知的过程进行隐喻化的众多表现。本章可以看作是第四章的继续。主要涉及了转喻,拟人,概念化隐喻和语法隐喻。转喻思维使得实施概念化的人在对致使事件概念化过程中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动作,物体和特征来代表整个致使动作;拟人化使得实施概念化的人对其它非人性的事物或物体赋予人性,并将它们安排到典型意义上属于人的致使者的角色中去。概念隐喻的讨论表明在对致使结构的表达中,有几个基本的概念隐喻会出现:致使是作用力,致使是地点的变化,致使是制造以及容器隐喻等。语法隐喻让我们看到典型的致使结构会在语言的层面以含because,致使名词化,致使介词化或表道义性情态动词的句式甚至是语用层面的致使言语行为表现出来。第六章考察了致使结构的语法化,主要集中在致使助动词,致使词缀和致使迂回式的语法化形式。语料以英汉为主,在词缀方面涉及了更多的语料。此部分亦被看作是对第四章研究的有力补充。研究表明致使助动词和词缀基本上是从一些具有具体语义而非抽象语义的语义成分转化而来。典型的致使结构如汉语的‘使’字致使句和英文的‘get’致使句都经历了一个去人性化的从表具体意义到表普遍抽象意义的过程。第七章在对致使词汇的原型和对致使结构的理想化的理解基础上,为致使结构建立了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模式。首先介绍了原型理论以及论文前面几章的重要发现,而后证明致使词汇的原型是词汇性致使动词。致使结构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是在对致使结构的深层结构,逻辑结构,事件结构,及物性结构的原型,与作用力图式的关系以及致使运动结构讨论的基础上,利用兰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