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民族冲突的兴起与国际组织的干预: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冷战后民族冲突兴起的背景、特征和影响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国际组织对民族冲突进行干预的形式和效果,最后指出国际干预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教训。这样一条基本线索构建了全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框架。 首先,本文分析了冷战后的民族冲突所涉及的三个问题:一是关于冷战后民族冲突的原因分析,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从民族层次来看,旧的民族认同的存在以及因对异族的偏见而导致的不信任甚至仇恨是民族冲突兴起的根本原因;从国家层次来看,一些非单一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民族国家的失败以及部分国家对国内社会控制力的减弱是民族冲突产生的重要根源;从国际层次来看,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国家关系和民族关系上造成的深刻矛盾是导致冷战后民族冲突产生的历史原因,而因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崩溃造成的国际战略力量失衡,原有制约机制消解也是民族冲突兴起的重要原因。二是关于冷战后民族冲突的特征分析,这也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它以民族认同为基础,以民族主义为意识形态,充满情感因素:第二,民族冲突虽然根源在国内,但由于国际移民和跨界民族的广泛存在,以及邻国基于本国利益而施以援助,因而,冲突根源本在国内的民族冲突在爆发后往往会“外溢”;第三,暴力倾向严重,因而在冲突中尽管使用的是廉价的战争武器,但仍能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三是关于冷战后民族冲突的影响分析,民族冲突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冲突的“外溢”而影响地区稳定和世界安全;另一方面,会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问题,民族冲突往往会造成国内基础设施的严重破坏,造成食品、药品的紧缺而且会引发难民问题。 其次,本文重点探讨了国际组织对冷战后民族冲突的干预形式和效果问题,本文将国际组织的干预分为两类进行研究:第一类是直接干预,包括冲突的预防,冲突的调解和冲突的解决,这三个步骤是解决民族冲突的一个连续的整体,在冷战结束以前,国际组织的直接干预行动主要集中在冲突的调解上,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以及较复杂的国内民族冲突的出现,国际组织把直接干预行动扩展到冲突的预防和冲突的解决。另一类是间接干预,包括人道主义救援和冲突后的刑事审判,人道主义救援是冷战后国际组织干预行动的重要内容,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民族冲突会引发人道主义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非政府组织的大量兴起及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但由于国内民族冲突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研究了利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TiO2的方法以及在改性纳米TiO2粒子存在下的五元单体苯丙乳液共聚合。根据各单体的特点和他们在乳液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优选了苯乙烯、丙
全部的法律问题,实质上都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问题,其中权利是本位的,义务是派生的。权利中最重要的是人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关于人权的根本法,以人权为切入点来研究
本文阐述了有关柚木种实萌发的生理问题。通过一系列试验与分析研究,找出了柚木种实萌发慢而不规律的主要原因在于中果皮和内果皮存在巨大的机械束缚力及其在类型或个体之间
我国相关规范性文件以及美国联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中利益衡量的立法、司法实践及其理论虽然要求相关环境标准的制定要进行利益衡量,但并没有明确规
教学学术是有关教学的系统、专门的学识和知识,是大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前大学和大学教师一定程度上轻视教学学术,研究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对
变压吸附(PSA)技术是一门新技术,它对原料气适应性广,不需要复杂的预处理系统,整个装置在环境温度下运行,无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问题,装置工艺过程简单,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
CISG第39条(1)款规定:“买方对货物不符合同,必须在发现或理应发现不符情形后合理期限内通知卖方,说明不符合同情形的性质,否则就丧失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该款中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依赖其自身的灵活性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其间也遇到了一系列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其中,资金的短缺成了制约中小
【目的】探讨超临界CO_2流体(SFE-CO_2)萃取兔肉腥味物质的条件,确定腥味物质的种类、组成和含量,为兔肉脱腥以及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对兔肉腥味物质
新晃方言中有些词语的说法非常特别,如“弄个[noη^2 ko^2]”(即“这样”)、“官(念阳平)[ckuan]”(即“自己”)等。按读音写出来的汉字显然都不是本字,有的根本找不出同音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