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性住房制度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有效的社会保障政策。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研究更是关系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住房保障体系,是中央政府体现“执政为民”,落实“保障民生”的一项百年大计。首先,笔者综合了当今国内外保障性住房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总结和提炼了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经验,回顾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指出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不可能完全依照外国成熟的成功经验,必须结合实际,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同时,我们要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主体责任意识,在保障中低收入群体享有保障性住房的前提下,加快探索和制定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为更多不同群体享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其次,笔者结合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力图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探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指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保障形式上保障层次少,保障比例低;二是在保障标准上供给结构不合理,设计标准不规范;三是在保障对象上保障对象不确定,进出机制不完善;四是在管理体制上中央与地方职责不清,监管与制衡机制不完善;五是在保障手段上制度不匹配,措施不得力等。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是执政理念的错位;二是对“居者有其屋”的误解;三是有效监管缺失;四是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失衡等诸多方面。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提出要以正确的执政理念指导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要优化保障性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要构建科学严格的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形成机制;要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实现多元化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确保分配公正公平,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