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短期疗效,并对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2006年8月~2008年8月我科共开展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OPLL14例,获得12月以上随访者11例;收集2003年1月~2006年7月我科以后路椎板成形术(包括加用后路融合内固定的病例)治疗的颈椎OPLL病例及随访资料,其中符合入选和排除条件者14例,将其与前路手术病例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手术在术后12月时的短期疗效。然后将所有病例根据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分为“好”和“差”两组(恢复率≥50%为“好”,<50%为差),分析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共同因素。结果:前路组与后路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症状持续时间、颈椎创伤史、合并糖尿病、颈椎创伤史、Nurick分级、JOA评分、颈椎曲度、颈椎节段性不稳、OPLL节段数和类型、椎管占位率、脊髓扁平率、MRI髓内信号改变等术前因素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前路组行椎体次全切除加骨化灶切除术9例,行“漂浮”手术2例。平均手术时间138.6±47.3mins(100mins~270mins),术中出血量518.2±426.8ml(250~1750ml)。术后并发症: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暂时性吞咽困难1例,脑脊液漏1例,前两者均在术后3月内自行恢复,后者经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加局部压迫一周内治愈。术后随访12月时平均JOA评分14.6±1.9(11~17),神经功能恢复率74.4±18.4%(40%~100%),平均颈椎曲度22.3±6.5°(9°~35°),无颈椎后凸畸形、节段性不稳和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后路组10例患者行单纯椎板成形术,4例行椎板成形术加融合内固定术。平均手术时间108.6±28.2mins(70mins~160mins),与前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6)。术中出血量332.1±140.9ml(200~750ml),与前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4)。术后并发症:术后出现颈背部轴性症状4例,经保守治疗术后6月有2例已缓解,另外两例在最后随访时仍有症状。有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24h内和第3天出现单侧C5神经根麻痹,经保守治疗1例在术后6月时基本恢复,另1例在术后2年随访时三角肌肌力为Ⅲ级。术后12月平均JOA评分12.6±3.0(7~15),与前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7)。平均神经功能恢复率45.3±24.1%(0%~83.0%),与前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颈椎曲度11.0±12.4°(-13°~26°),与前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现颈椎后凸畸形2例、节段性不稳2例(其中1例同时有颈椎后凸畸形),4例行融合内固定患者中未发现有假关节形成征象。将前路组和后路组合并,共有18例神经功能恢复率≥50%,其中前路组10例,后路组8例;7例恢复率<50%,前路组1例,后路组6例。统计分析结果,合并糖尿病、有颈椎创伤史和术前Nurick分级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这3个因素是导致颈椎OPLL术后预后较差的原因。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严格选择适应症的颈椎OPLL病例,前路手术相对安全,并且短期随访神经恢复效果及影像学评价优于后路。导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的影响因素有:合并糖尿病、有颈椎创伤史和术前Nurick分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