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Delta算子系统的极点配置与观测器设计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gf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义系统是一类更一般化的动力系统,能够比正常系统更准确地描述实际系统,如机器人系统、生物系统、宇航系统以及电子网络等等。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广义系统的本质特征已得到非常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统一描述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的Delta算子方法被提出,避免了传统的移位算子方法在高速采样领域引起的数值不稳定问题,并在有限字长实现时具备比移位算子更好的数字特性。本文主要研究广义Delta算子系统的极点配置及观测器设计问题。首先,对广义连续系统的离散模型引入Delta算子,建立了广义Delta算子系统模型,其在采样周期趋于零时趋于与之对应的广义连续系统。其次,基于广义Delta算子系统和广义离散系统的关系,研究了广义Delta算子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性的分析问题,并得出相应的结果,然后利用可控性和可观性与极点配置、观测器设计的内在关系,研究了广义Delta算子系统的状态反馈极点配置问题和观测器设计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设计方法。最后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结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大量非线性负荷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谐波和间谐波存在于电网中。谐波污染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使得电能质量下降,因此对谐波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谐波检测作为谐波分析的出发点,高效、精确的谐波检测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电力系统谐波为研究对象,在详细介绍了谐波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谐波检测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基于蛙
图像分割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一直是一个基础而又重要的问题,也是图像的进一步视觉分析及模式识别的基本前提,而医学图像的分割也是虚拟手术仿真等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基础。由于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线性负载投入使用,使得谐波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了保证电网的电能质量,必须要对非线性设备的投入情况进行评估。本文首先介绍了谐波的限制标准、电网谐波的评估方法和抑制方法,建立了无源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无源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随后,本文建立了两类谐波分析的模型,一类是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源,在谐波分析时通常用电流源来代替这类设备,本文对电力系
所谓图像拼接技术,指的通过采样融合的方式,把一组已经进行空间匹配对准的重叠,制作成新的图像技术,这种技术下的新图像视角场景宽,图像完整,清晰度高。本文在全景立体球视觉系统中
反应隔壁精馏塔(RDWDC),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它是隔壁精馏塔(DWDC)技术和反应精馏塔(RDC)技术的融合。把这种RDWDC与传统两塔反应精馏相比,可以发现RDWDC能够节省空间及设备费用,又由于RDWDC应用热耦合技术,能源消耗得到减少。但研究发现,给RDWDC的再沸器提供的热量有大部分在塔顶通过冷凝被移除,造成了能量的浪费。根据RDWDC的操作特性和结构特点,本文提出应用蒸汽再压缩式热
谐振式硅微机械加速度计是一种利用机械振动原理来测量对象加速度信息的微惯性传感器。与传统的加速度传感器相比,谐振式加速度计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输出信号稳定等突出优点。目前,微机电加速度计有向多轴化发展的趋势,出现了电容式、压阻式、隧道电流式三轴加速度计。本论文探讨了一种谐振式三轴加速度计的测量控制电路,核心部分包括谐振式三轴加速度计闭环控制电路设计以及频率检测电路的设计。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光伏扬水系统是将来自光伏电池板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从而驱动各类水泵电机从深井、江、河、湖、塘中取水的机电系统。它们在解决偏远缺电缺水地区的人畜饮水问题、农业灌溉问题、荒漠化治理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人们已对光伏扬水系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对光伏扬水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三相交流电机驱动的光伏扬水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系统启
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及其关键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备受世人关注。特别是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资源量大、分布广泛、低污染等突出特点,遂成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利用生物质气发电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生物质气中发电机在发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的研究也极其重要。发电机并网控制系统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电机迅速、稳定的并网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对象之一,它采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抽取并分析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完成对目标的识别与跟踪。其在多智能体协作、
移动机械臂系统综合了移动机器人和机械臂的优势,具有更大的工作区域和灵活的运营能力,近年来,此类系统的研究已在经学术界和工业界迅猛发展。  移动机械臂是一类具有高度非线